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一)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06-4-3 8:52:14 文章来源:不详 |
|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三) (修改稿 2004年5月) |
|
3.4 管线技术 3.4.1 住宅的管线配置应满足现代居住和使用功能要求,尽可能选择先进、新型、无毒害、使用寿命较长的管线,各种管线除要达到自身系列的配套化外,还要考虑与其他产品的连接。 设备与管线,管线与管线之间的配合要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法。管线与设备要靠近,管线之间要符合安全与安装要求,避免交叉和重叠。 3.4.2 为了使室内环境整齐美观,管道应尽可能集中隐蔽设置,可设立集中管井,管道间和水平管道区,方便管理和维修,各户的排水支管应不出户。 3.4.3 安装分户式采暖燃气炉的住宅,可采用散热器或地板辐射散热方式。室内地面应当留出预埋复合软管的厚度并标注管线走向位置,以利装修。采暖燃气炉宜设在厨房内、阳台上或专用房间内。热水炉通风管必须通至室外。 3.4.4 采用分户中央热风采暖炉或集中空调的住宅,应对主机安装空间进行隔声降噪处理。送风管道采用密封连接并应暗设。室内送风口不应直接吹向人体。 3.4.5 管道纯净水入户系统必须配有自动化监控和灭菌设备,必须采用无污染的专用输水管材。纯净水应始终处于循环状态。 3.4.6 智能化住宅应实行综合布线,合理设置接口或插头的位置和数量,达到使用灵活方便。 3.4.7 提高小区供热系统的效率,减少能耗。采用管网流量自动控制调节技术,解决管网水力失调造成的室温不均匀问题。采用导热系数小、容重轻、吸水率低、抗腐蚀力强、少维修的直埋供热管道,减少热损失。 3.4.8 安装空调设备的住宅,必须在外墙上设置整齐划一的空调机固定平台,做到管线和室外机隐蔽安装。 3.4.9 家庭生活配电线路的断面要考虑未来增长的用电需求。每户用电回路设置不应少于6个。 3.4.10 大空间结构住宅在设置房间插座时,要考虑增加布线和插座的数量,以适应空间灵活分隔的要求。 3.5 环境及其保障技术 3.5.1 绿化种植系统 (1)满足绿化率要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花草进行优化种植。 (2)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防止病虫害技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采用地面、层面、平台和垂直绿化方式,增大绿化覆盖率,起到清洁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气候的作用。 (3)尽量减少硬铺装,选择具有透气、透水性能的地面铺装材料,既扩大绿地面积,又保证了人和车辆的通行方便。 3.5.2 水压水质保障系统 (1)选择带变频调速装置的水泵加压设备,保证用户水压稳定。 (2)设置能防污染、能自动清洁、消毒的水箱装置,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 (3)有条件的地区或水质不良的地区,宜采用分质供水技术,统一敷设管道,集中消毒净化。 (4)居住区生活污水应达标排放或处理回用,用中水清洗路面、刷洗汽车、浇灌草木等,达到节水目的。 (5)推广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开发水源。 3.5.3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1)垃圾应袋装、分类收集。防止污染,利于环境清洁。 (2)建立小型压缩式垃圾收集转运站。易于建设,方便管理。 (3)大力提倡有机垃圾机械粉碎、管道排放技术或进行资源化处理。如采用堆肥、发酵或生化处理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处理效率,既不影响居民生活,又减少垃圾清运费用。 (4)离城市较远的小区,可采取垃圾焚烧技术。 3.5.4 防止污染技术 (1)研究开发室内换气技术和净化技术,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2)在工程设计中,对交通噪声、室内设备噪声、商业、娱乐、学校、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防噪、降噪、消声等成套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3)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大量采用绿色建材,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4)住宅、公共建筑都不宜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防止光污染。 3.6 智能化技术 3.6.1 示范工程小区必须按建设部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小区实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应达到"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的标准。示范工程应建立现代化智能管理系统,为居民构筑安全、舒适和便利的信息化居住环境。 3.6.2 小区现代智能化管理设备的配置水平,应根据工程投资情况和居住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档次。示范工程将智能化系统配置分为三个档次,即普及型、提高型、超前型。列入示范工程实施项目计划的小区必须满足普及型的配置要求。 3.6.3 不同等级的智能化功能配置内容如下: 1、普及型 (1)安全防范系统 ①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 ②闭路电视监控; ③对讲与防盗门控; ④住户报警(包括呼救报警、煤气报警等); ⑤保安巡更管理。 (2)信息管理系统 ①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 ②水、电、气、热等表具远程抄收与管理或IC卡电子计量; ③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 ④对部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设备实施监控管理; ⑤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⑥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3)信息网络系统 ①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 ②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 ③建立有线电视网。 2、提高型 应具备普及型的全部功能。在安全防范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可供住户联网使用。 采用互联网络,实现小区内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在家庭电脑中或阅览电子书籍和出版物,通过网络终端购买商品,实现多媒体信息通讯。 3、超前型 应具备提高型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宽带光纤用户接入网作为主干网,实现交互式数字视频业务。采用家庭控制总线制(HBS),实现对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控制与调节,实现照明设备的联动控制和调光功能。 超前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在可能条件下,应实施现代集成建造系统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建设中。 3.6.4 智能化系统有关防火及煤气泄漏等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示范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建立,应与地方通讯、广播等主管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各行业的联动,从而带动地方智能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3.7 施工建造技术 3.7.1基本要求: (1)示范工程建设要认真贯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令和规定,通过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实现小区群体合格优质。 (2)示范工程在建设施工中,必须采用建设部提出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3?4项技术,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3)应在施工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尤其要完善新结构、新材料的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4)对施工中取得的科研性施工技术成果,要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的鉴定,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3.7.2 深基坑支护技术 高层住宅遇深基坑施工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如下技术进行支护:桩墙-内支撑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重力式水泥挡墙和加筋水泥挡墙支护等。要求基坑工程的内支护逐步实现工具化、模数化、系列化。 3.7.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 (1)地处大中城市的示范工程应积极应用C60以下高强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技术(如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技术等)。 (2)推广应用性能良好的超塑化剂和超细性掺合料,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 3.7.4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1)大力推广高效钢筋,使之形成以新IV级钢、冷轧带肋钢筋和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为主的钢筋供应体系。 (2)推广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解决大跨度住宅建筑体系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预应力专业机构或服务中心。 3.7.5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1)进一步改进粗直径钢筋的机构连接与焊接方法,不断提高钢筋的连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2)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和直螺纹连接等。 3.7.6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1)开发新型模板,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尤其在大板剪力墙住宅建筑体系中要加大应用比重。 (2)发展多种支模方法,提高新型脚手架的应用范围。开发整体脚手架的提升设备和与其配套的工具和支撑体系。 3.7.7 钢结构住宅建造技术 (1)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是一个新课题,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在应用中必须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或规范。各地应重视钢结构工程专业化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工作。 (2)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多层、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中围护结构和隔断结构的装配技术;钢结构的节点连接技术和防护技术;镀锌轻钢龙骨承重体系住宅建造技术。(未完) | |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