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金牛和伟星的崛起之路探秘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07-8-1 11:25:13 文章来源: |
|
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内,金德管业集团(简称“金德”)、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金牛”)和临海市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简称“伟星”)是3家年轻的企业——均诞生于1999年。正是这3家同样年轻并同样以PP类管道为主导产品的企业以势不可挡的后发优势奇迹般地崛起,不仅迅速成长为PP类管道领域的“三强”,还迅速成长为中国整个塑料管道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十余家企业中最具成长性的企业群。在乱象丛生的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内,金德、金牛和伟星的迅猛崛起,不能不使所有希望乱中取胜的同行反思——它们,缘何能够星光如此灿烂?记者采访发现:质量、渠道和战略是这三家企业崛起的主要“秘密”。
质量
“再这么乱下去,我们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记者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在伟星采访期间,伟星的屈三炉经理在向来自北京的专家们诉苦时忧心忡忡的表情。当时的伟星经过3年的市场推广刚刚迎来PP-R管难得的发展机遇,没想到却遭到了那些盲目跟风的小企业低价竞争的巨大冲击。不愿与那些搅局者同流合污的伟星一度非常迷茫,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像屈三炉经理一样不知道云开雾散的那一天要等多久。
时隔5年,记者再到伟星,虽没见到屈三炉经理,却从该公司金红阳总经理的脸上看到了从容、自信和自豪的神情。金红阳告诉记者,伟星早已从那段被价格战包围因而备受煎熬的岁月中“撑”过来了。金红阳坦承,伟星能有今天,得益于他们几年来经受住了价格战的诱惑,始终不渝地坚持了质量原则。
和伟星一样曾经饱受煎熬并且在坚守质量原则的前提下“撑”过来的,还有金牛和金德。与伟星相比,金牛创业时的“底子”更薄,但金牛对产品质量把关的程度却并不亚于伟星,金牛的领导层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上升到“对社会负责、对用户负责”的高度长抓不懈。至于金德,对比外界对该公司的资金背景和企业文化的争议,同行企业对金德产品质量的争议并不多。不仅如此,金德在PP类管道领域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金牛和伟星都非常赞同金德“优质优价”的市场策略,认为金德在遏制PP类管道低价竞争方面功不可没。如今,市场策略不尽相同但对产品质量的认同持相近理念的三家企业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它们不仅共同成为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名牌产品”,而且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名牌产品”。
对于上述三家企业的产品质量,记者也听到过他们“剑走偏锋”的传闻,但这些传闻在记者向他们求证时无一例外地被他们否认。而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一次关于塑料管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从已经反馈的部分问卷中发现:不论是专家、中介组织还是塑料管道企业,还是这三家企业的相互评价,都显示了这三家企业是“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内质量比较可靠的企业”。这无疑印证了坚持质量原则是这三家企业“星光如此灿烂”的原因之一。
渠道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并非只是被金德、金牛和伟星的领导层高度认同的一句名言。在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内,和这三家企业一样坚持质量原则,并在实践中以高标准对待产品质量并赢得了较好市场口碑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在发展速度、成长性和整体实力方面与金德、金牛和伟星相比并不占优势。
拿A企业——业内公认的PE管道企业中产品质量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和B企业——业内公认的PVC管道企业中品质最优秀的企业之一比,这两家产品质量优秀、发展历史悠久,都曾经是塑料管道行业公认的大企业,并都曾是显赫一时的塑料管道企业,在后起的金德、金牛和伟星前面,已经显得缺乏活力和潜力,他们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金牛已经是小管企业中的大企业了。”(对于张玉川所提到的“小管”,记者理解为“室内给水和热水管”)。2006年8月,在金牛参加新产品鉴定会的北京市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张玉川,如此定位金牛当时的发展状况。张玉川的如此定位是有所指的——早在2005年,金德、金牛和伟星已经是PP管道领域中公认的“三强企业”了。而仅仅是一年后的今天,记者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判断,低调而务实的金牛和伟星极有可能已经不仅仅是“小管企业中的大企业”了。仅从销售业绩方面比较,目前整个塑料管道企业中除金德和联塑外,能够与金牛和伟星一争高下的企业并不多。而在两年之后,金牛和伟星都极有可能成为整个塑料管道企业中除金德和联塑之外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
对于上述两种类别5家企业不同的发展结果,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原因在于金德、金牛和伟星的销售渠道比A企业和B企业更加稳定、畅通和宽广。他们认为,金德、金牛和伟星的产品特点决定了他们除了拥有工程市场的销售渠道之外,还拥有强大的零售市场的销售渠道。而正是零售市场的销售渠道,不仅使上述企业的产品销售量迅猛增长,而且充分保证了他们现金流的稳定。而像A企业和B企业那样只拥有工程市场销售渠道尤其是那些只拥有市政工程市场销售渠道的塑料管道企业,则存在着先天的风险:一个项目签下来,销售额可高达数千万元,但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可能一个项目也签不到。更重要的是,这种签下来的合同还存在着资金难以回收的风险。因此,像A和B这样的企业,虽然在质量方面把关较严,并始终在努力开拓市场,但是,销售渠道方面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他们在金德、金牛和伟星这样的企业面前显得缺乏活力和潜力。
战略
质量决定企业能否生存,渠道决定企业能否成功。可是,在谈到拥有质量和渠道优势的金德、金牛和伟星的崛起时,一些比金德、金牛和伟星更早进入塑料管道领域的企业却不能不提起,因为——
论质量,这些企业与金德、金牛和伟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论渠道,这些企业在零售市场上比金德、金牛和伟星拥有更加完善和成熟的销售渠道;
并且,上述优势一度使他们先于金德、金牛和伟星成为塑料管道中的明星企业。
然而,现在,这些曾经光芒四射的明星企业在迅猛崛起的金德、金牛和伟星面前却黯然失色了——他们不仅很快被后起的金德远远在甩在身后,而且已经被后起的金牛和伟星迎头赶上,并大有被这两家企业也甩在身后之势。
对此,业内人士的分析比较一致:产品单一化的发展战略影响了这些企业综合实力的持续增长。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企业当初在以某种单一产品进入塑料管道行业之后所确立的“通过将这种单一产品做专做精而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在这些企业发展的前期阶段确实使他们在某一细分领域中成为了大企业,他们中的部分企业甚至一度成为整个塑料管道行业中的大企业。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塑料管道市场上,随着更多企业的蜂拥而入和更多产品的相继问世,这些企业苦心经营的销售市场很快被同行企业蚕食,从而使这些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增长期以后,陷入后劲不足的境地。也因此使他们建立在产品单一化基础上的“大”和“强”的含义大打折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起的金德、金牛和伟星在制定“通过做专做精而做大做强”发展战略的同时,及时调整了“通过产品的多元化而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由于不断有新产品投入市场,他们在很多细分管道领域中都成为强势企业的同时,还保持了企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金德、金牛和伟星三家企业中,金德能在8年时间迅速跃居整个塑料管道行业前三甲,这与该企业几乎涉足所有塑料管道细分领域的产品多元化战略不无关系。而以PP类管道为主要产品的金牛和伟星,在其他产品领域也涉足较多。其中,在这两家企业的产品结构中所占份额不多的PE产品,其年销售额都超过亿元。
对于那些多年来一直坚守产品单一化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没有涉足其他产品也许自有他们的道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的塑料管道行业,这种产品单一化,无疑影响了他们规模化的步伐,同时也反证了:正确和及时的产品发展战略是金德、金牛和伟星“星光如此灿烂”的原因之一。
|
|
|
【责任编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