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位于北京(楼盘)市丰台区花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住宅地上6~21层,最大建筑高度57.2米。郭公庄公租房项目属于保障性住房,如何才能实现其高耐久性和低成本的设计目标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团队最关心的问题。
工业化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只有在方案前期进行充分的标准化设计,才能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建造成本。标准化设计包括户型标准化、厨卫标准化、管井标准化以及预制构件标准化的设计等类型,在郭公庄公租房项目上,中国院设计团队利用标准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整合全行业链资源与各方的密切配合,设计完成了北京市目前在建的面积最大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20栋住宅楼地上部分全部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
户型标准化。公租房均采用小户型,一居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左右,两居室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本项目户型经过了多轮的筛选和优化,共选择了四个主力户型。户型的标准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预制构件模具的重复利用率,可有效地降低预制构件生产的成本,为本项目的工业化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预制构件标准化。在建筑师进行户型和立面标准化设计的同时,结构工程师应结合建筑单体平面和立面进行预制结构构件的拆分和优化,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预制率和预制构件范围,即重复利用率低的构件应调整或现浇解决。只有方案阶段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的工作做到位,才能实现预制构件的“少规格、多组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业化建筑的成本。
本项目根据各单体平面和立面,并结合北京8度抗震设防的特点,确定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各住宅楼底部加强区以上外墙装配、内墙现浇、楼板叠合,可以简单概括为“四预制一叠合”,即预制外墙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板以及叠合楼板;为了实现建筑立面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效果,底部加强区采用预制水平构件+PCF外墙板,即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板、叠合楼板以及PCF外墙板。
通过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的工业化实践,可以深刻感受到工业化建筑不同于传统的现浇结构,需要整合全产业链的资源,并互相密切配合:方案阶段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确定合理的预制率和预制构件范围;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设计院和构件厂、施工单位密切配合,设计预制构件加工图和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