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2015年第二届中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大会在河北石家庄的河北建筑节能中心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式被动房的本土化进程”,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出席了这次大会。
住建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房地产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唯一出路,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也是房地产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所在。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徐洛屹在致辞中说,近几年,被动房在中国由规划到实施,由一篇篇想象的蓝图转化为一栋栋真实的建筑。以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秦皇岛“在水一方”住宅小区等被动房项目在中国各地拔地而起,成为中国被动房发展的先行典范。尽管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被动房已成社会共识,各地也相继出台不少政策,但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仍举步维艰。其症结所在,就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出台滞后,有关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为保障房的发展作保障。
中国系统铝包木门窗的缔造者、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俊清在会上透露,我国目前的门窗节能标准基本落后欧洲30多年。为此,该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符合德国工业4.0标准、符合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康途锐125Vario智能化生产大线,以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生产、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私人定制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
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主席崔源声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候建群教授,以及江苏南通、山东日照、北京、福建等30名专家、企业家,分别从设计、施工、标准、技术、产品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