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绿色建筑 引领未来建筑新方向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6-5-23 15:09:35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事实上这个新兴产业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区县的重庆綦江区,从初始阶段便做得风生水起,初步形成集群化发展、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全力打造“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

布局 产业集聚的“吸铁石”

    5月18日,杭萧钢构绿色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入驻重庆綦江。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企业的这一布局落子,对于重庆綦江区乃至重庆市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能够吸引杭萧钢构这样国内顶尖钢结构企业入驻,重庆綦江靠的是实力。

    2015年,重庆綦江就把建筑产业现代化确定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于同年10月出台重庆市首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重庆綦江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明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这既是传统建筑业转型的要求,也是我们园区产业发展布局的需要。”对于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重庆綦江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区位和资源优势也为重庆綦江发展建筑产业加了“一把火”。重庆綦江位于“一小时经济圈”内、“二环”与“三环”之间,是渝南黔北商贸物流中心,也是主城“退二进三”乃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重庆綦江还是重庆的矿产、能源基地,企业就地取材方便,节约不少物流成本。

     自2011年以来,重庆綦江先后引进了重庆建工高新建材等龙头企业。这些“老朋友”带来新伙伴,仅2014年,就有30多家建材配套企业在重庆綦江“安营扎寨”。目前,重庆綦江已拥有4条国内一流、西南地区领先的PC板类、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玻璃幕墙、石膏板材流水生产线,可生产130种建筑产业现代化产品,部品构件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率达50%以上。

    诸多优势集于一身,在重庆綦江,建筑产业现代化在短时间里崛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生态 产业发展的“硬指标”

    盖房子,离不开砖块水泥。“盖100平方米的房子,若干年后是留下200吨建筑垃圾,还是留下可循环利用的10吨钢材?”当年正是这个问题,激励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异想天开”——选择从事“绿色建筑”,发展钢结构产业。

    如今,这个“异想天开”的理念已经在重庆綦江随处可见。

    重庆綦江区九龙大道天桥的建设现场,没有凌乱的脚手架、混凝土,也没有轰鸣的搅拌机。“这个天桥是钢结构的,钢箱梁在工厂生产,拉到现场由吊车吊装,不仅对城区交通影响小,工期节约了20多天。”九龙大道人行天桥项目负责人表示,钢结构天桥的自重轻,具有抗压、抗拉等优点。

    “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干净整洁的施工现场,完全没有尘土飞扬,每天都是安安静静的,感觉几天就修好了,大家都觉得很神奇。”群众都啧啧称奇。

    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是解决建筑业人工短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有效手段,对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重庆綦江区看来,节能环保无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硬指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可有效节约能源和资源,缩短房屋生产周期,减少使用期的维护管理费用。”区城乡建委建管科科长李正华说。

     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工业化住宅生产可降低约50%左右的施工材料消耗,减少约20%的用水量,节约能耗3%,同时减少80%的施工垃圾和二次装修垃圾,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

    目前,重庆綦江正依托重庆建筑节能环保生产产业园,大力发展智能化节能保温等新型材料项目,同时加快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检测检验中心、综合性培训中心、研发中心、产品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到2020年,重庆綦江区建筑现代化施工面积将占同期新开工建筑的40%以上,全面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集聚 重庆綦江工业的新亮点

    新入驻重庆綦江的杭萧钢构拥有与世界一流建筑企业比肩的技术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是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依靠先进的科研团队,杭萧钢构创造了一系列建筑奇迹。虽然已经走在行业尖端,然而杭萧钢构的研发创新之路从未停止。最近,杭萧钢构研发成功的新一代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钢管束混凝土束剪力墙体系已经申请专利,这套最新技术以“钢管束”应用为核心,可应用在各种户型,且部件可以实现模数化、标准化生产。

     杭萧钢构的科技研发投入费用出人意料地巨大。“投资数亿元的项目,两年没有订单,6年不赚钱,如果没有信念和定力,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单银木感慨道。

     多年来,杭萧钢构在楼承板、内外墙板、梁柱节点、结构体系、构件形式、钢结构住宅、防腐防火和施工工法等方面先后获得包括“钢结构住宅体系”发明专利在内的近300项国家专利成果。

    “杭萧钢构绿色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子重庆綦江,主要生产钢管束核心构件和配套件,既推动了重庆市钢结构建筑发展,增加了建筑用钢,消化钢铁产业过剩产能;同时项目又形成重庆綦江工业的新增点,将对重庆綦江区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未来5年,重庆綦江将重点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钢结构制造产业为主,建筑设备制造、建筑工程机械装备、钢筋加工配送、智能家居、现代木结构等产业为辅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集群,建成重庆市最大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力争创建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区建筑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其中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