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集众智 聚合力 谋新篇——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7/8/9 14:41:00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国行”全国巡回系列主题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先后在上海市、山东省嘉祥县举办了政策宣贯、技术交流和现场观摩会等活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国行”活动旨在搭建钢结构建筑“新舞台”,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的举办,打通装配式建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助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

共创美好家园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宅产业化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 梁小青

发展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以最经济的方式建设绿色建筑与住宅、创建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是指优美的住区环境、高品质住宅建筑功能、最经济的成本(价格),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适合多种家庭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人人有适当的住房。

住宅与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目标、要求有两点:

第一,应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符合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的建造方式,推进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

第二,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造技术、特点、方式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有效、最大化利用资源、能源;劳动生产效率高;建筑(住宅)产品具有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环境性能。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条件有五个:一是要用国家产业化方针政策指导。二是住房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推进了效率与品质的提升。三是经济、技术研发与进步的积累,建立了发展的基础。四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龙头企业、现代化企业群逐渐形成。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企业主体地位的作用逐渐显现;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加快了建筑行业、住宅产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五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坚持技术创新是钢结构建筑推广的关键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 胡育科

钢结构产业作为建筑业中的实体制造业,相关的政策支持、相对成熟的装配式工艺、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将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为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我认为,坚持技术创新是钢结构建筑推广的关键,推广钢结构建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正视钢结构建筑存在的问题。当前,钢结构建筑存在结构材料有待优化、围护墙板体系是应用短板、防火防腐标准滞后、配套部品少、建筑集成功能需要完善等问题。对钢结构企业来说,必须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市场的趋势,研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钢结构技术体系,推出体现绿色建筑水平、节能和抗震性好的产品,这才是根本。

二是明确钢结构建筑应用目标。政府鼓励的是设计优化、标准化、工业化程度高,质量可靠、节能减排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这些年我国建筑垃圾占垃圾排放总量的30%~40%,每年为雾霾贡献15%的扬尘;从市场和开发商角度看,在确保结构安全、建筑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性价比是选择钢结构时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三是发展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不可否认,龙头企业研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力量、产品质量都是行业的标杆。钢结构企业通过开展施工总承包资质试点,集成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大增强,44家钢结构总承包资质试点企业仅在2015年完成总承包在建和竣工项目91个,完成产值达187亿元。

四是培育“大国工匠”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建筑钢结构发展的人才资源储备。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同时,人才红利开始显现,1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各个行业发挥新的作用,成为技术和生产骨干。

五是搭建产业链企业密切合作平台。打通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通道,每一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成都会拉动50多个大行业、150多个门类建筑部品构件的生产企业,涉及近1000项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

六是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层面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规划目标,明确考核指标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和鼓励措施,对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是一部产业“协奏曲”和“交响乐”,有主角,也要有配角;必须合理调配市场的生产资源,形成适宜不同地区推广特色的技术和产品体系。

钢结构是天然的装配式结构

同济大学教授 张其林

工业化、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的两大方向。钢结构是天然的装配式结构,但并非所有的钢结构建筑均是装配式建筑,尤其是算不上好的装配式建筑。什么样的钢结构建筑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装配式建筑呢?必须是钢结构、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做到和谐统一,才能算得上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立足系统集成 发展装配式建筑

丁成章

发展装配式建筑要站在系统集成的高度来实现装配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现浇混凝土建筑。如果模仿老太太手工缝衣服的手法来设计缝纫机,肯定不能照搬老太太穿针引线的方式来设计缝纫机,而要另辟蹊径。

目前,国内建筑界大部分专家都是现浇混凝土专家,让他们去搞装配式建筑难免会用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思维来解决装配式建筑难题。

我国建筑界从建筑标准、建筑规范入手,不但把建筑结构割裂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冷轧轻钢结构、木结构,还把混凝土结构割裂成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且不说我们以前颁布的所有建筑规范,即便是最近刚刚颁布的3个装配式建筑规范,也是把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这3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割裂开来,仍然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独立成文。

由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设计标准、规范是各自独立成文,因此目前各地审图公司认可的设计软件(PKPM)也是把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割裂开来。

一旦在设计中出现“混合结构”(例如混合使用了混凝土、重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不但设计人员无所适从,设计软件也无能为力。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