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配置健康第一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4-3-19 15:51:35 文章来源: |
|
北京秦海智能通风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侠称,对于新风系统,消费者、开发商还处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
3年前,两位做室内空气监测器、控制器的日本厂商告诉李仁侠,上世纪80年代,中国派代表团去日本考察住宅标准、住宅建设,看到了日本住宅关于空气和环境的两套系统,即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中国人看了半天,觉得空调系统是好东西,通风系统没什么用。”李仁侠感慨,30年过去了,国内空调产业的规模有目共睹,通风行业基本没变化。
了解中国新风系统的发展现状,是“重新补课”的前提。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环境优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超。
中国房地产报:新风系统在雾霾天气中,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何影响?
王智超:人大部分活动的时间在室内,暴露在室外的时间不多,外面如果是雾霾天气,只要把室内环境解决好,就可以了。由于建筑节能的发展,对门窗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人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室内空间里,二氧化碳浓度很快就上来了。通风解决了呼吸新鲜空气的生理需求。具备过滤功能的新风系统不仅能解决过滤PM2.5的问题,还满足了人每天需要15~20公斤新鲜空气的需求。
另外,沙发、桌子等家具持续挥发TVOC、甲醛等有害物质,新风系统会排走它们。还有厨房,燃料燃烧或炒菜,都会产生污染物。如果户主喜欢收集石头,石头会释放含有放射性的氡,除了通风稀释,没别的办法。
中国房地产报:新风系统24小时运行,如何兼顾节能与舒适?
王智超:节能与舒适中,需要找个平衡点,但健康是第一位的。总的原则是健康、节能、舒适这样排序。比如每小时换气次数这个指标,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家三口,按照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新鲜空气的原则,每小时90立方米新鲜空气,是非常少的风量,小风机就可以达到。
但现在很多人做的新风系统不够,通风量、换气次数都是需要测试的。说是换气次数0.5次/小时,其实可能到不了。每个房子的形体不一样,气流的阻力不一样。按要求,门底需要留缝隙,门关死了,从卫生间抽气,气流的阻力很大,门打开就不一样。每一套住宅,如果形状不一样,风机会有影响的。
如果是怕增高能耗,可以采用复合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交替或联合运行。不能开窗的时候,集中通风。室外空气质量好时,选择开窗停掉新风。
中国房地产报:建筑新风是否有相关标准?实际运行如何保证?
王智超:在新风系统产品标准方面,2013年1月实施了《通风器》标准(JG/T391-2012)。设计标准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一般而言公共建筑要求每小时30立方米每人;对于住宅建筑、医院建筑,人均室内面积不一样,换气次数也不一样。
评价标准有《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JGJ/T309-2013),今年2月实施,对建筑通风效果做出了规定,包括住宅卫生间的排气道80~100m3/h的排风量、厨房排气道300~500m3/h、PM2.5的日平均浓度宜小于75μg/m3的测试。甚至包括模拟计算,加新风或不加新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风器主要的配件——滤料,也需要有滤料的标准。今年可能开展评价,滤料对PM2.5的过滤效率,市面上宣传达到99%,但我们认为不一定有这么高。
中国房地产报: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王智超:新风系统配置最好是设计时实现建筑一体化。目前,新风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因此设计指标、评价标准虽然有,但如何达到要求,设计院还有一个了解、学习的过程。
现在新风系统的设计有些是委托给厂商,厂商可能希望通风量的这个值高点,但这不一定和住宅匹配得好,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北方采暖地区还是需要热回收的新风系统,不然容易造成进风口结霜、能耗过高。
新风系统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等组成。我看了很多样板,进风口直接做在窗户上——这是这些年的经验做法。但是,可能与现有标准体系有冲突。随着建筑节能对建筑气密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窗户上开口的话,影响到气密性,可能会有些问题。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