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南建设沈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一个只有6位工人的生产车间正在生产标准化的建筑部件,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是墙体、房梁、楼梯……
墙在生产线上造出来
这一天,在中南建设(沈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6位站在生产线前的工人看起来很轻松。在电脑上输入设计好的数据、随后启动开关,瞬间所有的机器手都在传送带上忙碌了起来,它们依次把每根钢筋按照设定的密度呈十字交叉状放到墙壁的模具上,把钢筋固定到一起,抓起直钢筋凝成衣服挂一样的弯曲状放入交叉的钢筋之间,加入管线,过滤出均匀的水泥灌注到模具中,预留出墙板和墙板之间的锁扣、连接口,进入风干箱、做保暖层……所有的工序都同时进行。很快,一面巨幅、平整、四周都被包装好的墙体在生产线上诞生了。之后,工人再按下按钮,完整的墙体被机器手抬上运输车运离生产线。
在这里楼板、房梁、楼梯等建筑部件也都是通过电脑操作,按尺寸标准生产出来的。
像搭积木一样“拼”房子
同一时间,中南建设(沈阳)公司的在建楼盘现场,一个巨大的机械手缓缓升起,上面不是普通建筑工地常见的长钢筋,而是一整面结构完整的墙身。墙身被送到建筑物顶层,机器和工人将其落位、加固、链接锁扣,高强灌浆,一套住宅的外墙很快落成。然后,预制梁又送至指定地点……墙、房梁、叠合板、楼梯、外挂板就像积木块一样“拼”到一起。
中南建设(沈阳)公司业务经理张林表示,采用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每平方米耗水量比传统施工方法减少63%,木模板使用量减少87%,垃圾、粉尘产生量减少91%。“在未来的发展中,标准化的建筑部件不光只有梁、墙体、楼梯等,连厨房、卫生间等也会逐步扩展为生产部件的一部分,可以用标准化的手段制造出来。”
20多工人4天“盖”层楼
安徽工人大刚2008年来到沈阳,之后一直在建筑工地做瓦工。2011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十多位工人进入了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
“施工开始的时候我们都特别惊讶,觉得自己不像在造房,倒像在造汽车。同等规模的工程,以前要100多个工人,平均七天盖一层楼,现在20多个工人4天就能完成一层楼。”大刚说以前的施工现场灰尘四起,噪声震耳,工人数量多,还有大量建筑垃圾,现在工地静悄悄的,工人们也彻底告别了拖着满脚水泥、倒灌钢筋混凝土的工作状态。因为现代建筑产业的出现和不断升级,他和工友已经成了建筑工人中的白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