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新棋局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3-5-15 10:04:47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住宅产业化,我们培育10多年,中间有过许多争议,也一度动摇过,但现在总算看见曙光。”合肥(楼盘)经开区环保局局长吕成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谈及绿色建筑,他才真正有了底气,因为其区内全国首栋装配整体式预制叠合板混凝土结构天门湖公租房18层住宅楼已经正式入驻。该栋楼是公租房项目之一,2011年9月24日动土,11月标准层结构开始施工,2012年2月29日完成11层结构施工,平均6天施工一层,并且同步完成水电预埋,总工期缩短10%。与此同时,工业化住宅建设较传统施工的优势全部显现除了缩短工期、质量好以外,施工人员及施工强度减少40%,模板等耗材降低80%,由于单体承建,建筑成本较高,如果同地同步建筑体量较大,则综合造价低的优势会更显著。
  事实上,早在1999年,国办72号文《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中就指出:“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完善住宅的建筑和部品体系,对不符合节能、节水、计量、环境保护等要求及质量低劣的部品、材料实行强制淘汰”;编制并公布《住宅部品推荐目录》,“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性能、构造细部、施工方法及应用实例等,提高部品的选用效率和组装质量,促进优质部品的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但直到目前,住宅产业化在很多地方仍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住宅产业化为何难产多年?这把在望之“火”将会温暖谁?又会烧到谁的利益?
  “住宅产业化”肩挑绿色大梁
  传统方式盖房子总是先做土建,再装设备,最后做装修。但住宅产业化新思路却截然不同,记者在合肥的一处在建工地现场发现,这里没有漫天的扬尘、散落的沙土、横流的泥水,没有满地的废料和建筑垃圾,吊车、塔吊、机械将各种住宅构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连接起来,工地的建筑工人变为工厂里的产业工人。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指出:未来房地产业发展不能建立在大量的资源能源投入和廉价的劳动力基础上,而是要以整体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带动产业持续发展,由传统的建造业转为先进的制造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住宅产业化肩负起了房地产业转型的历史使命。
  如何实现,在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淀川盛馀PCM彩钢板及镀锌板项目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办公区主体是钢结构,屋顶和外立面全采用淀川盛馀母公司生产的采光板,利用这些采光板进行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达30000千瓦时,能充分保证不使用木质原料,不破坏树木森林,却能达到自然木质的相同效果,而且是无铬化生产,既环保也更节能。并且,这种钢制建材的抗腐蚀性、抗压性是市场同类产品的几十倍,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二三十年。
  事实上,住宅产业化破题以来一直在向前推进。2002年以来各地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分别以不同建筑和部品体系为框架,近几年在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全国各地住宅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由点到面,由试点示范项目向全行业扩散,由试点城市向深圳(楼盘)、北京(楼盘)、上海(楼盘)、沈阳、安徽、江苏等多个省市扩展,住宅产业化由“星星之火”渐燃出“燎原”之势。
  相比较,住宅产业的产业链,涵盖了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及建筑业,包括金属及矿产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制造业上游的科研开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及其他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下游的运输、通信、市场营销和产品维修等,以及贯穿始终的金融、保险、法律、信息等相关服务。
  15年“拱出”一大步
  试点基地尝试,与来自于政策、理念、技术、实践、产业链整合等各方面的种种创新和变化,催生了丰富的成果,使住宅产业化由虚到实,并孕育了新的成长力量。
  天门湖公租房由安徽宝业公司承建,安徽宝业住宅产业化公司总经理谢其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行综合成本测算,得出的结果是,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装配”建造住宅,单位面积成本高出传统施工工艺7.1%。而如果扩大建筑面积,高出的这部分成本将被分摊降低。“成本是住宅产业化实现市场化的一大制约因素,实际上,住宅产业化的成本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降到比传统工艺还低。”
  如何同步扩大建筑面积,如何进一步降低“装配”住宅造价,是未来住宅产业化走向规模化的关键。
  “住宅产业化将是建筑业的一次革命,因为产业链太长,对现有产业冲击大太,从概念破题以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向前拱,项目拱出一小步,行业就会前进一大步。”吕成龙说,让他乐观的是,根据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五年内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172万套(户),安徽省平均每年建设保障房34.4万套;合肥市2012年新建保障性住房7万套,安置房800万平方米。“由于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程度高,建筑结构统一,户型规整协调,非常适合应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如果合肥市的保障房全部应用产业化技术方式建设,可实现年均1150万平方米工业化住宅的建设规模和230亿元的投资规模,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标准缺失曾是住宅产业化遭遇的多年瓶颈,而在2010年,各地多项标准相继面世,由此抽象理念转化为可依据的具体理论,企业、行业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从无到有、逐层丰富,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础,行业整体技术积累开始形成。从目前全国各地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看,公租房产业化尝试正在各地升温,理论体系的研究、技术标准的完善,一个个现实“样板房”投入使用,使住宅产业化“不再停留在空对空的层面,变得更加实在”。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中建史名词解释(四)
·菜单式全装修如何控制材料价格与
·建筑节能有哪些措施和技术
·分体式空调与户式中央空调的比较
·印度民居
·越南,5个城市的5种表情
·深入了解整体厨房
·中建史名词解释(一)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
·中建史名词解释(三) 
·什么是商品住宅性能认定?
·中国重建天安门系列细节大揭秘
·中国住宅产业化
·建 筑 节 能
·中国的康居工程
·住宅自动化
·城市超高层建筑
·城市住宅环境与设计
·中建史名词解释(二)
·IC卡智能表具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能耗
·住宅建设的工厂化、标准化、模数
·四新技术
·智能住宅小区
·智能住宅小区宽带网的作用
·什么是菜单式全装修?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有哪些内容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申报程序和运

更多友情链接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