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科触摸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3-4-8 10:23:45 文章来源: |
|
万科地产在推行住宅产业化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各大开发商前列,认为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才是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日前,万科地产组织中山媒体采访团参观了位于东莞的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依靠水生植物、可半年不换水仍然清洁的池塘;看到了麦秆外墙、方便环保回收的样板房。科幻电影《云图》中描绘的未来楼宇,似乎也可逐步实现。据介绍,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规划用地200亩,由实验区、生产研究区、设备实验区、景观研究区、展示接待中心、内装研究区、辅助功能区等主要部分构成。基地将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绿色生态基地,真正实现集合零碳、零能耗、零污水排放、零垃圾排放的最高生态目标。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是万科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平台,基地将整合国内外一流资源,形成核心技术储备,并通过展示万科在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绿色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程,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形成示范效应,最终能将基地发展成为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平台。
生产积木块
整个基地内,最具工业化美感的地方就是PC实验室,科研人员在那里进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研发和生产。
实验室的全称是PrecastConcrete,PC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说,在这个实验室里的产品,全部都是模块化、标准化的,拥有统一的质量和精度。整个实验室按照PC构件的生产流程划分为模具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构件浇筑区。
磨具加工区是负责模板的加工,工艺流程为钢板加工、钢板组装及除锈打磨喷涂。传统建筑工艺上,使用的木质模板周转次数一般为3、4次,而钢制模板可以重复使用200次左右,一些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构件通过模具的特殊设计加工甚至可以使用上千次,并且在报废之后还可以回收利用,从而大大保护森林资源。先进的机械设备也提高了模板的精度和构件质量的稳定性,可以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工不同的模板。
钢筋加工区域负责压制绑扎构件中心的钢筋笼。传统的钢筋笼一般都是人工折弯压制,折点位置靠的是工人师傅的眼力,误差相对较大,而实验室采用电脑控制实现机械压制,减少人为加工的误差,保证每一个加工件的精确性。
在做好模具、将模具在振动台上面固定,再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在模具中安装固定、安装预埋件、然后浇筑混凝土、脱模、养护后,一个成品构件就产生了。在实验室外,记者看到,一排十多个混凝土垃圾箱外壳大小、形状分毫不差,排列整齐,让人不由感叹标准化、工业化施工将带来更便捷、高效的生产速度。
把积木搭起来
如果说PC实验室是生产积木块的地方,那么“青年之家”实验室就是搭积木的地方。“青年之家”实验室是针对首次置业的青年群体进行设计建造,是工业化预制率最高的实验楼。据介绍,该楼采用了全预制纯框架结构体系,是万科首次完整运用工业化住宅产品开发流程来设计、建造的产品:除架空层(非标准层)以外的标准层所有结构受力构件,包括柱、梁、板、楼梯、阳台均为预制或半预制,整体预制率在60%左右。站在楼外,很明显能感觉到“工厂预制”和“工人现浇”之间的差别,“预制”的模块光滑、平整,“现浇”的部分则明显粗糙。
这栋建筑的外墙、窗户也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铺贴外墙就像往墙上贴一大片一大片的超大墙砖一样,外观看相当平整,窗户更神奇,一栋原本只是普通窗户的楼房,可以通过预制飘窗构件,直接在楼房的墙体外挂出一个个飘窗,说起来并不比在乐高积木外加块积木更难。
据介绍,万科在住宅产业化研发过程中提出“VSI分离内装技术”即万科(VANKE)的结构骨架(Skeleton)和填充设施(I,Infill)分离的设计理念。就像古代人类无法更换皮肤、器官,而现代医学可以进行各种分离、移植一样,房屋的结构也可被一一分开,结构骨架包括结构主体、承重墙体、公共设备设施及公共管线;填充设施包括非承重墙体、装修体系、户内管线、户内设备设施。从结构主体、到墙体、到设施设备、管线、户内装修,全部可以互相独立分离,形成模块化制作,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人工做“天然”水环境
工业化十足的研究基地里,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冷冰冰、硬邦邦的工业形态,这得益于园区内极“天然”的生态环境:园区内随处可见原生态湖泊、水草、灌木和树木——这同样是研究内容——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为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工程,也是基地的景观研究及水环境实践区域。
“以自然之道实现生态平衡之法”这句颇具道家风范的话,被万科用来表述人工湿地的设计理念,基地内景观湖犹如一个天然湖泊,湖底、湖边都是从松山湖当地移植过来的野生植物。据介绍,没在水面之下的植物叫苦草。苦草耐污能力强,经实验发现它可以净化水体环境。所以用它来稳定景观水质。湿地环湖带还种有大量如芦苇、香蒲、再力花、水葱等,这些花草的根系微生物带,对污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更大的系统:整个园区的用水是循环利用的。在湿地底部有一个可以储存1000立方的储水罐,我们所走过的路面全部是透水路面,雨水很容易渗透进地下,生活污水和地表雨水通过专门管网汇集后,经过碎石区过滤、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分解,进入湖内,经过沉淀和湖内植物的处理后,清水汇到地表下的储水罐中,以备今后补水及浇灌之用。
用集装箱当房子
有的建筑工地会用集装箱来当临时办公室或工人宿舍,方便节省,但集装箱内冬冷夏热、空气憋闷,环境比较恶劣,住集装箱、在集装箱里办公都属于无奈之举。而在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同样是集装箱做成的宿舍和多功能楼,使用感觉可大不一样。
基地里有2栋“集装箱房子”,如果不是特意介绍,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集装箱形态。
仿生集装箱多功能楼项目用地面积约18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主体构架由27个40英尺标准箱 (长12.2米×宽2.4米×高2.6米)搭建而成,分为18个立箱和9个横箱,走进去就是凉爽宽敞的主题沙龙会议室,二楼还有员工餐厅等。据介绍这栋楼以二次回收利用的集装箱为主要建筑元素,将“仿生”理念与建筑生态环保技术相结合,模仿白蚁穴内湿度恒定和能量储存转换的状态,营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参观时正值正午,太阳高悬,天气炎热,可走进集装箱里却感觉凉爽非常,据介绍,整栋建筑不需要使用空调,而是采用生态化的设计方式,利用太阳能空调、植被覆土等提升大空间舒适度。
零碳集装箱宿舍同样如此,总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了降温,在宿舍底部建设了台地,并且把集装箱立起来并排在一起,借鉴了福建围屋的形式,拢合成圆形。还在宿舍的中心庭院及周围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来调节气候。
据介绍,未来用集装箱当房子的工艺可能会运用到万科各项目中充当售楼部,优势在于节能环保、以及几乎无限次的重复利用。
全面推广有多远
一切的科技、工艺、创新、实验都看起来非常美,只是从集中实验到推广实践,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了解,中山万科目前3个项目:城市风景、朗润园、金色家园项目均不同程度上引用了“大钢模”、“预制楼梯”、“抹灰采用机械喷浆”、“装修室内天花、墙面腻子层采用机械打磨”等新技术工艺,这只是在实现新工艺、技术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在未来的新项目上将会有更多的应用。
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的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一系列新科技工艺不少还处于试点建设阶段,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工厂化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工厂化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生产,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万科一家企业可能没办法完全消化。如果没有其他开发商、建筑项目使用工厂化模具、工艺,那么工厂化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便会浪费,更是把节约成本变成浪费成本。所以,住宅产业化这个课题需要有更多的开发商来加入这个市场,才能真正推广实践。”
而像集装箱住宅这种无需大规模生产,也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项目,推广难度也很高。据透露,未来的集装箱住宅会被应用在万科各地各项目充当售楼部,但这一想法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可循环利用、环保零排放是集装箱住宅的最大优势,但是,不需要使用空调的零碳排放是建立在集装箱住宅加装了屋顶菜园、纳米隔热材料、麦秸秆内保温、水幕帘降温技术上的,这一系列技术的前期投入经费不可小觑。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