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余佼佼 平均每6天一层楼,86天完成2栋13层主体的吊装,刷新了合肥建房速度新纪录。这是住宅产业化带来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将从保障房延续到商品房领域,政府还会有一揽子支持政策出台。
合肥“建造最快的房子”交付
这个合肥建造最快的房子就是位于高新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人才公寓和专家楼,已经在9月中旬交付使用,并迎来了首批4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正式入住。
为什么能这么快建成?原因在于采用住宅产业化的方式建造。在现场可以看到,外表上这样盖起来的大楼和普通商品房没有差别,但是,已经精装修入住的房子没有任何油漆味,墙面没有粉浆,直接刷漆,大大节省了时间。
远大住工中科大项目经理何晶介绍,像后期装修时卫生间就是成套的,从屋顶到地面,从洗手池到马桶,2个工人半天就可以装好,可以少制造半吨垃圾。
“搭积木”盖商品房为时不远
住宅产业化,经常被比喻成“搭积木”式盖房,合肥保障房领域运用比较广泛,但还是没有一个商品房项目采用这种方式建造。
相关方面透露,已经有不少住宅产业化企业有进军商品房领域的计划,而且有的企业已经和开发商洽谈了具体的项目。
有的企业看准了这样的市场,在合肥投资。远大住工安徽公司总经理邹峰表示,由于非常看好合肥市场,计划增资10亿元,在经开区派河以南选址300亩建设合肥基地成立华东区域中心。
住宅产业化重要政策下月出台
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表示,合肥市借鉴北京、上海、沈阳、重庆等住宅产业先进城市的经验,结合合肥实际,《合肥市关于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早已拟定,在广泛征求市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后报市政府出台。
据了解,这个意见将在下个月出台,实施意见中包括对住宅产业化的奖励、政策配套等各项内容,一旦颁布,就会在合肥形成开放的市场。
合肥市目前住宅产业化企业已经引进不少,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但是,要想进入商品房领域,必须要让开发商和消费者都能接受,这时候适当的政策鼓励非常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