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鼓励推广雨水利用工程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2-8-30 11:30:02 文章来源: |
|
北京“7·21”特大水灾让人痛定思痛,近日北京市出台雨水利用奖励政策,凡小区内建设贮水能力达一吨的蓄雨池政府补贴500元,蓄水能力达到1000吨将补贴50万元。
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引导鼓励公共建筑及居民小区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化害为利,值得提倡。雨水具有滋润空气与土壤的积极作用,但短时间内降下的特大暴雨会造成城市内涝,甚至引发重大水灾,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就是典型案例。但雨水的这些“罪过”主要是因为城市雨水利用设施过于薄弱造成的,这个问题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雨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雨水回收利用,并且立法规定城市必须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如以色列禁止用自来水冲洗马路、浇绿地等,取而代之的是雨水或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再如德国修建大量的雨水池用于截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降低城市洪涝危险。相比较,中国城市普遍用自来水浇树浇花浇绿地、冲洗马路等,耗水十分惊人,浪费巨大,而对老天爷赐予的雨水利用率相当低,雨水利用至今尚未列入国家节水战略。
如果城市普遍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可大量节约自来水,又能减轻洪涝险情。据水利专家分析测算,北京如果全面建立合理的雨水利用系统,一年能收集雨水1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市居民全年用水量的1/20。
鉴于中国比较严峻的水危机,笔者以为将雨水利用列入国家节水战略时不我待。首先,要立法将雨水回收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两年前,南京市也曾出台《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必须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否则将予以处罚。类似的节水及雨水利用规定应形成国家层面的法规。据专家测算,我国南方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大自然降临的宝贵财富白白流失,实在可惜。
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雨水回收设施需要花钱,许多地方不愿意,如果从长计议算经济账,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南京银城东苑小区于3年前投资80万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将屋顶、路面、广场、停车场等处收集的雨水输送到一个800立方米的地下储水池,经过滤处理后的干净清水,用于小区绿化和人工湖换水,3年累计节省自来水13.2万吨,节约水费30万元,七至八年就可收回成本。为鼓励开发商在小区建雨水收集设施,政府应适当给予“绿色”补贴,北京带了头,各地应借鉴。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