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做部件 现场组装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2-4-5 11:22:27 文章来源: |
|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西陆)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200名工人干600人的活儿,工人身份从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蜕变成现代化工厂的产业工人……这就是未来住宅建筑工程的主流模式。日前,记者陪同深圳市消委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相关工作人员,对龙华保障性住房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同行专家表示,深圳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大力推行“样板引路”制度,推动住宅工业化进程,未来将逐渐覆盖至全市各类建设工程。
工厂定做部件现场组装使用
在万科·龙华保障性住房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共计2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地比较整洁,现场工人数量并不多。“推进住宅工业化是这个保障性住房的最大亮点。”万科项目经理段计先在施工现场告诉记者,该项目外墙、走道板、楼梯均采用PC(预制混凝土)工业化技术,就是在工厂直接按照尺寸定做部件,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就可以,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施工模式,使外墙渗漏及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工业化的特点之一是节约消耗。”段计先解释,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减少用水量大约20%以上,减少用电量大约15%以上。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该项目至少需要600名工人,而实际上,这个工地只需要200人,许多都是非常熟练的技术工人。此外,比起现场混凝土浇筑安装,工厂生产出来的PC板、部品构件质量更好,也更有利于精细化质量管理。
保障性住房易于推广标准化生产
保障性住房具有户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简单的特点,非常易于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副站长刘俊怡表示,当前,国内正在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利用这个时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大力推行住宅建筑工业化,不仅能够保证住房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而且会加快促进国内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从没有住房到拥有住房,低收入群众实现了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在深圳,去年爆出的保障房质量问题一度引起人们的担忧,纷纷呼吁保障房质量不能打折扣。刘俊怡说,深圳目前还没发生过严重的质量事故。由于南方地区阴湿多雨,对住房质量问题的投诉情况多集中在楼板渗水、墙壁开裂、空鼓等方面。
刘俊怡告诉记者,目前开发商在大面积施工前,要按照标准先行施工实物样板,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大面积进行施工。而“标准化样板”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制作成光盘,主要用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在开工之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也不定期在现场进行抽查、督查、巡查。
“深圳作为国家建设工程标准综合实施试点城市,将在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方面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同时,这一制度将首先从保障性住房开始,逐渐推广到全市的住宅工程,甚至是全部的建设工程。”刘俊怡说。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