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墙改与既有建筑改造 “哈尔滨样本”解读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1-9-15 9:22:31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编者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面较广,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资金筹措压力大,行业称之为“天下第一难工程”。近年来,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克难奋进,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道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十二五”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压力依然很大:要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任务的35%,使约700万户城镇居民改善采暖及居住条件,力争到2020年北方采暖区基本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任务12亿平方米。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本刊特开设专栏,报道、交流各地经验。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十二五”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安排,“十二五”期间初步确定黑龙江省4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而哈尔滨积极承担了1500万平方米改造刚性指标,占黑龙江省总任务量的37.5%,2011年计划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200万平方米。哈尔滨为何有底气敢于且乐于承担如此巨大的改造任务量?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就哈尔滨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作进行了专门采访。
  认识:既有建筑改造“投入”VS“产出”
  曾几何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履维艰,推进缓慢,究其原因,一些政府官员认为:既有建筑改造是政府纯财政投入,只投入无产出,地方财政压力大,因而推动积极性不高。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敏锐地看到,建筑业具有产业链长、拉动效应显著的特点,涉及建材、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气、建筑安装、咨询服务等诸多产业,抓住建筑节能这个龙头,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促进城乡建设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不仅是节能降耗、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绩效工程,提升城市档次和彰显城市建筑文化的环境工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幸福指数的惠民工程,更是产业链的拉动工程,也是拉动内需的一条重要绿色通道。
  基于这种认识,哈尔滨市较早就着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推进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站在哈尔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高度上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将之纳入哈尔滨“中兴”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布局,市建委牵头,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十一五”期间,超额完成了既有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400万平方米刚性目标,实现了节约标准煤约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6万吨的节能减排量,不仅使居民住宅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也使得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环境、社会、经济、民生以及城市建设多赢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哈尔滨就一直积极探索采用新型墙材和开发节能建筑体系,筹备建设了新型墙材生产基地,培育节能产业。先后新建、改建和扩建41家新墙材企业,形成了以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导的新墙材生产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宏观布局。
  解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姜伟新部长曾经说过“建筑节能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种文化,只有那些有胸怀有长远眼光的人,才能够对这个问题真正认识到位,实实在在地推进这项工作。”哈尔滨的实践证明:“天下第一难工程”不仅是节能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扩大内需的拉动工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各地推动不平衡,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涉及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群众工作等方方面面,如果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很难开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建设将步入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轨道,将更加注重建筑的内在品质,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有数据显示,集中采暖地区未按节能标准建造的城镇居住建筑有4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单位面积的采暖能耗都远大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都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按10年时间对其进行节能改造计算,每年改造面积4亿平方米,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外墙、窗户和屋顶是改造重点,市场份额为200亿~320亿元。再加上室内外供热管网和采暖设备的改造,还要增加约15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有关专家预计,我国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与提升,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市场商机巨大。
  北方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将有效启动上述市场,加快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转变城镇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新型建材、仪表制造、建筑施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效应明显。
  特色:既做足“里子”,又美化“面子”
  哈尔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中华巴洛克”,大面积既有建筑改造会不会破坏历史风貌?如何处理?“既改”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哈尔滨坚持以节能改造为中心,把节能改造与房屋综合整治结合起来,与道路整治、管道改造、小区绿化结合起来,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恢复及保护建筑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市容市貌整治等项工程进行了有机结合,给老房子“穿衣戴帽”,使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2007年以来,哈尔滨实施了以松花江沿江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华巴洛克街区建筑节能和立面修缮工程为主的试点示范工程,当年又分别在霁虹桥广场和“四化大墙”周边区域、长江路转盘道周边、河渠街沿线等楼体完成了既有建筑装饰性节能改造10余万平方米,一方面对既有建筑实施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与热计量改造,实现节能50%目标和供热计量要求,提升老房子使用寿命;一方面对建筑外立面按地域特色进行整饰和修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中华巴洛克”旧有建筑、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修复性改造,挖掘历史文脉,传承地域建筑特色,通过与周边特色景观的协调、对景关系的呼应、空间视觉的完善,弘扬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放大哈尔滨的大气、洋气,实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建筑风格的延续、升华,打造新的城市亮点和名片。
  解读:
  对于既有建筑改造的模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不同时期的既有建筑,改造模式会有很大差别,应该因地制宜,针对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不能为了“既改”而“既改”,而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特色,坚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质量与品质。
  同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在节能诊断基础上,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技术、产品及工程管理相对都已成熟,但也有一些地区反映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选择困难。主要原因是,任何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一定要因地制宜,各地要开发并形成适合本地区不同建筑使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与配套产品。
  突破:谁来买单?渠道何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需要大量的改造资金,尤其是在严寒地区进行节能改造的标准高、技术难度大、关联改造内容多,资金投入就更大。财政部颁布的《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气候区奖励基准为严寒地区每平方米55元,寒冷地区为每平方米45元。各地普遍反映,据测算,一般进行综合改造所需资金为每平方米240元~300元。资金缺口大,缺乏有效的融资模式,这几乎是所有地方政府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最大瓶颈,哈尔滨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改造成本300元左右计算,将哈尔滨市超过5000万平方米具备改造条件的居住非节能建筑彻底改造完成,至少需要投资150亿元,资金压力巨大,单靠政府投入难以解决。哈尔滨如何突破这一最大的瓶颈?
  据介绍,哈尔滨市以市城投公司为投融资平台,以国家奖励资金和市专项资金等政府性资金为资本金,申请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支持,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资金瓶颈。同时,积极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和带动各区、县(市)、大学大厂、节能服务公司等社会力量以及供热物业等受益者,坚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最大限度与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引入城建重点项目资源平台、合同能源管理、适度扩增建筑面积等市场化方式,融汇区、县(市)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节能服务公司以及供热物业有关受益者等社会投入。
  解读: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给我们带来了商机,但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融资的难题。谁来为此买单?渠道何在?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政府补贴、市场多元化筹集资金才是正道。
  首先,地方各级财政应将建筑节能改造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应加大投入,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主动安排配套资金。专家建议,在政府经常性预算中设立建筑节能支出项目,主要用于节能技术开发、宣传、示范、推广以及能耗调查和节能监管,将长期国债中一定比例用于建筑节能投入;改墙改基金为建筑节能基金,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和供热改革专项基金;此外,扩大墙改产品减征税目范围,允许某些建筑节能产品减征增值税。
  其次,还应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业主、施工企业、开发商、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都能够来共同承担。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要由政府引导过渡到市场运作之路上来,一定要形成市场,否则将是“一潭死水”。经验表明,一定要突出热力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改造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有利于节能服务运行的政策环境,鼓励供热企业加大对节能改造的投入,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或增加热源供应等方式,收回改造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暖行业,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并分享收益,不断拓宽改造资金来源。在这方面政策创新的空间很大,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勇于开拓。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中建史名词解释(四)
·菜单式全装修如何控制材料价格与
·建筑节能有哪些措施和技术
·分体式空调与户式中央空调的比较
·印度民居
·越南,5个城市的5种表情
·深入了解整体厨房
·中建史名词解释(一)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
·中建史名词解释(三) 
·什么是商品住宅性能认定?
·中国重建天安门系列细节大揭秘
·中国住宅产业化
·建 筑 节 能
·中国的康居工程
·住宅自动化
·城市超高层建筑
·城市住宅环境与设计
·中建史名词解释(二)
·IC卡智能表具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能耗
·住宅建设的工厂化、标准化、模数
·四新技术
·智能住宅小区
·智能住宅小区宽带网的作用
·什么是菜单式全装修?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有哪些内容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申报程序和运

更多友情链接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