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土地争夺战背后的规模追求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7/5/24 11:54:06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升级的背景下,开发商对土地的争夺态势却依然火热。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5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增速比1~3月提高2.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2104亿元,增长34.2%,增速提高17.5个百分点。

多家机构数据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4月,保利、龙湖等房企拿地金额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碧桂园已连续5个月拿地金额过百亿元,中海也已连续2个月拿地金额超过百亿元。

调控季难舍规模化追求

经过去年的批量去化后,房企的补库存“战争”已迅速打响。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2017年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的拿地总金额已超过5599.1亿元,同比涨幅超过100%。其中有21家房企的拿地支出超过百亿元。

房企拿地热情高涨,有着多重主客观因素。其中,销售大年之后的补仓需求,是最主要的内生动力;尤其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土地价值更为凸显。而充裕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环境,也间接促成这波拿地热。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4月,就连素来以谨慎闻名,采取不拿地王、保证利润为主要策略的远洋集团,也斥150亿元巨资拿下武汉2宗地块,建筑面积共计170.97万平方米,荣登4月拿地金额榜单TOP20榜首。这是远洋集团近5年来于招拍挂市场的最大手笔。

据悉,龙湖2017年的销售目标在1100亿元左右,强调规模增长,因此今年预计用400至500亿元资金拿地。

“龙湖原先也并非完全不注重规模,只是在上一轮规模增长之后,近两年开始内部调整。问题解决完,才再度开始新一轮增长。”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说。

“调控期是逆市布局的好时机。”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调控已进入深水区,楼市周期性下滑开始显现,在这种状态下土地价格会越来越理性,很多房企在这个阶段选择加速拿地,正是看准了规模化发展的好时机。

“到目前为止销售业绩很好,大家很有干劲,和打了鸡血似的。”对于目前房企仍如此积极抢地的原因,某大型房企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惊呼,“一季度是房企有史以来卖得最好的一个春天”。薛建雄认为,今年碧桂园、万科、恒大等一线房企业绩飘红,碧桂园的销售额更是已经攀升到“2000亿元”量级,自然要大举拿地。

“尽管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利润率的下滑成为残酷的现实,但是房企的规模化赛道不会关闭,竞争仍在持续,充足的土地储备是企业扩张的保证,‘多拿地、拿好地’成为房企规模化竞争的关键所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

对此,阳光城总裁张海民表示,现在的土地储备排名就是五年后的房地产公司排名。刚刚辞任中海执行董事兼主席的肖肖此前也认为:“没有规模支撑,保持利润增长和领先也是不可能的。”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