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波特兰市举行的第53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年度国际大会上,由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和省城市发展研究所联合编制的《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荣获2017年度“规划卓越奖”。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评委会认为,“该项目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特色地方化努力,《规划》从大尺度空间发展战略的视角提出了解决特色景观趋同的规划愿景和具体建设举措;以空间特色为切入口,运用物质空间规划手法来撬动包容性发展、区域融合、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等整体发展目标实现,为全球其他区域发展作出了‘大开眼界’的范式,值得向世界推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规划》从塑造大地景观、彰显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基底、建设美好人居、凸显空间特色角度,在深入分析省域空间特色及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省空间特色结构体系,明确了省域特色风貌塑造重点特色空间的管控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城市特色塑造、镇村特色发展以及联动塑造当代城乡魅力特色区的行动指引。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表示:“省域尺度的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是城市设计向区域尺度的拓展,是新型城镇化时期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学、大地景观建筑学在中国的创新实践。江苏的探索旨在在保护自然山水、推动生态修复、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联动规划建设当代美丽城乡,为人民群众建设更加美丽宜居、更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体现城乡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规划》针对空间特色景观趋同的普遍性问题,在江苏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紧扣人口高度密集的省情以及河湖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景观优美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和空间战略。
《规划》提出,不能简单用一个特色、一种范式、一种要求来引导江苏空间特色的塑造,而是要综合考量江苏地域特色的自然地理分区、亚文化分区和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的不同要求,并兼顾传统文化根基和未来发展,通过更加精细的分区引导塑造,使得江苏空间特色的表达更加精准、丰富、立体。因此,《规划》在系统分析历史文化、地域景观和建成环境特色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省域空间特色风貌区划及其塑造指引。
同时,《规划》以“省域廊道+重点片区”的方式,突出省域结构性特色空间的保护和管控,提出构建“8廊12片”的省域重要特色空间体系,确保最具江苏特色价值的地区可以通过保护管控实现特色发展。
为了推动城乡空间特色的当代塑造,《规划》在分别对城市特色塑造和镇村特色发展提出针对性要求的基础上,还以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景观资源联动发展为切入点,打破城乡边界,在城乡之间优选空间完整度、资源集中度、要素复合度高以及景观可塑性强的48处地区,整合山水、文化、地景、人居、田园、产业等综合要素,通过规划引导、建设示范、精心培育、联动塑造,形成展现诗情画意的人居新空间和百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通过“自上而下”示范引导和“自下而上”培育塑造,逐步放大省级魅力特色空间的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