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租公寓受到热捧。这背后的大时代背景是“租购并举”新时代的到来。
2016年1.1万亿元、2020年1.6万亿元、2025年1.9万亿元、2030年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数据来源于一份第三方研究院的行业报告。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领,使得市场预期一路高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房租赁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新方向的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
目前,各大城市住房供应正从“重售轻租”转向购租并举的新时代。不少城市将租赁企业培育数量进行量化考核。据悉,到2020年,沈阳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的企业将达到50家;武汉要求在其两大开发区新增租赁住房7000间,试点企业不少于20家。
各大房企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跨界联合等多种方式抢滩租赁市场,其中龙头企业碧桂园集团与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长租公寓产品,成为行业发力租赁市场的风向标。
■ 探索银企合作新路径
11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举办深圳住房租赁战略合作签约暨人才安居合资公司揭牌仪式,分别与碧桂园、万科、恒大等11家房企以及11家承租企业签署住房租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深圳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作为合作方之一的碧桂园,响应国家“租购并举”的号召,积极与金融机构探索银企合作新路径。
对此,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执行会长刘洪玉表示,租赁市场和租赁机构的发展,除了政策导向,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碧桂园与银行的合作是一件好事,将有力促进租赁市场发展。
实际上,碧桂园已经与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达成合作。
10月25日,碧桂园上海长租项目获江苏银行2500万元融资,是集团长租项目的第一笔融资。10月30日,碧桂园又与中信银行签约设立300亿元的长租住宅保障性基金,成为党的十九大后银企合作长租业务第一单。
据有关人士透露,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在住房市场改革中一直扮演着“推手”的角色,又是国有四大银行之一。此次合作将推动租赁行为与金融产品融合,为市场投放稳定的长租房源,发展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事业。
对于目前热度颇高的长租公寓,易居智库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长租公寓实际上是两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是开发商,第二股力量是金融机构等。不少金融机构像中国建设银行等,推出了安居贷等产品,对长租公寓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同时,很多企业从传统的增量物业逐渐转变到存量物业。大房企凭借资金实力,享受政策红利后,也许会有大作为。”
中国建设银行此次宣布成立住房租赁公司建信住房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住房”),作为长租品牌推广。该公司将负责与包括碧桂园在内的开发商合作,一方面整合房源,另一方面对接深圳大量的承租企业。
建信住房宣布向比亚迪等企业推出首批“CCB建融家园”长租房源。“CCB建融家园”由建信住房负责租赁专业化管理、批量小区品牌化管理,并保证房源长期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137.87万人,平均年龄只有32.5岁,其中户籍人口只有354.99万人。深圳住房自有率仅为34%,远低于其他同规模城市。换言之,如果只有售房市场是无法满足年轻人居住需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