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编制完成,为充分征询和吸纳公众意见,正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告。市民可以通过现场留言、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官网网上建言、电子邮件、信件4种方式就草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3年前,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进入了编制阶段。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城市规模,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和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指示的具体落实,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重大转折期首都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期待。
此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注重开门编规划,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对规划编制的知情权、参与权。
据参与制定草案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草案全过程坚持开门编规划,邀请了世界知名专家领衔、全程参与,开展了9个方面、38项重点专项研究,进行了多项民意调查。通过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权威性。“经过3年多的努力,规划草案已经形成。本次草案的公告也是为了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融合各方智慧。”该负责人说。
那么,在总规草案中,包括哪些重点内容?明确了什么“小目标”?
这份总规草案分为六大部分: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大城市病”;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草案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4个中心环节,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该负责人介绍,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下一步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划描绘的是一个城市整体性、框架性、长远性的蓝图,是具有战略性的,而详细规划是具体的、细节性的安排,城市总体规划不涉及具体项目的安排。
“和详细规划、各种专项规划相比,总体规划主要是研究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对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安排。”该负责人说,总体规划是下一步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而详细规划才会涉及下一步建设的具体安排。
“大家关心的具体项目,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中会有具体安排,届时,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和程序也会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该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