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开辟城乡建设新领域,加快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一、城市(城区)建设[2]
概况[3]
2015年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6个,增加3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91个、县级市361个。据对655个城市和1个特殊区域统计汇总 [4],城市城区户籍人口3.94亿人,暂住人口0.66亿人,建成区面积5.21万平方公里。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5]
2015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6204.4亿元,比上年减少0.25%,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8%。其中,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园林绿化投资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45.8%、22.9%和9.8%。
城市供水和节水
2015年年末,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97亿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3.5%,其中公共供水能力2.31亿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4.5%。供水管道长度71.0万公里,比上年增长4.9%。2015年,年供水总量560.5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62.4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77.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208.9亿立方米。用水人口4.51亿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4.5升,用水普及率98.07%[6],比上年增加0.43个百分点。2015年,城市节约用水40.3亿立方米,节水措施总投资23.1亿元。(表1)
城市燃气
2015年,人工煤气供气总量47.1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1040.8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039.2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5.8%、增长7.9%、减少4.0%。人工煤气供气管道长度2.1万公里,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49.8万公里,液化石油气供气管道长度0.9万公里,分别比上年减少26.7%、增长14.6%、减少18.0%。用气人口4.38亿人,燃气普及率95.30%,比上年增加0.73个百分点。(表2)
城市集中供热
2015年年末,城市蒸汽供热能力8.1万吨/小时,比上年减少4.7%;热水供热能力47.3万兆瓦,比上年增长5.7%,供热管道20.4万公里,比上年增长9.2%;集中供热面积67.2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0%。(表3)
城市轨道交通
2015年年末,全国有24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3069公里,比上年增长13.1%,车站数2008个,其中换乘站441个、配置车辆数16524辆。全国38个[7]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长度3994公里,比上年增长32.9%,车站数2547个,其中换乘站680个。(表4)
城市道路桥梁
2015年年末,城市道路长度36.5万公里,比上年增长3.6%;道路面积71.8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其中人行道面积15.8亿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5.6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6平方米。(表5)
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
2015年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943座,比上年增加136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1402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2%;排水管道长度54.0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6%;城市年污水处理总量428.8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1.90%,比上年增加1.72个百分点,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7.97%,比上年增加2.03个百分点。城市再生水日生产能力2317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44.5亿立方米。(表6)
城市园林绿化
2015年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0.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2%,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面积1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8%,建成区绿地率36.36%,比上年增加0.07个百分点;公园绿地面积61.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3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7平方米。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5年年末,全国共有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面积11.1万平方公里,可游览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全年接待游人8.4亿人次。国家投入70.3亿元用于风景名胜区的维护和建设。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2015年年末,全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覆盖)面积73.0亿平方米,其中机械清扫面积40.6亿平方米,机械清扫率55.5%。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2.06亿吨,比上年增长6.0%。全国城市共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890座,比上年增加72座,日处理能力57.7万吨,处理量1.80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10%,比上年增加2.3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