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结缘30年 收获大无边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6/12/26 9:51:53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30年,弹指一挥间。

还记得,1985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分配在当时的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基本建设局人秘股(现为办公室)工作。一个扛枪的军人,刚转行时对新岗位工作不太熟悉,虽有热忱与激情,但不知从何处下手,有劲儿使不上,这让我很沮丧。

1986年,《建设报》试刊。当年10月,单位接到上级下达的《建设报》发行任务通知后,安排我负责组织实施。从此,我与《中国建设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建设报》是个“新生儿”,需要特别呵护。接到任务后,我根据发行要求与所属单位数量、性质、经营状况等进行了任务分解。随后,我开始下基层,一方面宣传订报的意义,一方面沟通、协调与订报相关的工作。通过半个月的努力,我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肯定。之后,《建设报》随着党报一并发行征订了。虽然已离开办公室多年,但每年到报刊发行季,我都提醒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事,不要忘了征订《中国建设报》。

1987年,《中国建设报》正式创刊发行,让我这个曾担任过连队通讯员的“老兵”有机会“重操旧业”。当时,五河县委宣传部非常重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每年都下达发稿任务,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依据。得益于《中国建设报》的帮助,我每年都能完成任务,也因此每年都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先进工作者”。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篇稿件,一篇是2007年10月18日刊登的《环境治理好 水乡韵味浓》,另一篇是2013年12月23日刊登的《安徽五河农村清洁工程有序推开》。因为稿件内容是带有经验性的做法,刊登后,不少外地同行打来电话咨询或来访,我一时应接不暇。有同事打趣说:“老樊,你的稿费还不够招待客人的。”我立即回应:“这与稿费没有关系!”

近日,在《中国建设报》上看到“我与报社30年”征稿启事时,我欣喜万分。尽管工作十分繁忙,我还是挤出时间,用3个晚上将我从事通讯员近40年来被《中国建设报》刊登的100余篇作品一一“请”出来,装成合订本,以留作资料收藏、查阅。翻阅这“剪辑”成册、已经发黄的一张张报纸,我不禁感慨:写作就是体会艰辛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凡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每一篇作品的出炉都不容易,其中艰辛只有自己清楚。而随着采用稿件由最初的“豆腐块”慢慢到后来的“千张叶”,从一篇100字到一篇1000余字,我对写作越来越有热情,同时也越来越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我起步时写的比较多的是新闻类稿件,写散文是个外行。《中国建设报》开设副刊后,我又加入了写散文的行列。近几年来,我写的稿件在副刊上刊登了近20篇,让我在当地小有名气。周围也有不少人向我“取经”,让我“传道”。我的回答都是:“你把作品发给老师就行了,我还是个没有毕业的学生。”

《中国建设报》是我的好友,也是我从事写作并取得一点成绩的启蒙老师。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的艰辛写作,我所取得的成绩与几任编辑老师付出的辛勤汗水密不可分,对他们的“教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多写稿、写好稿,让编辑少费心、让读者看得更舒心。我衷心祝愿《中国建设报》越办越红火!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