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活化历史方能“重现生机”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6/8/15 9:26:40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优秀传统建筑当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说到圆明园,国人在对这座被英法联军毁掉的“万园之园”怀有切肤之痛的同时,也在期盼有朝一日能盛景再现,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然而,重建圆明园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又让这种期盼显得有点不切合实际。好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终于满足了国人心愿,荒芜、消失了150余年后,通过严谨科学的论证和先进的虚拟复原技术,这个承载着世界文明奇迹的“万园之园”再次重现人们眼前。

而从空无一物的废墟,到美轮美奂、宛若实景的画面,是数字再现圆明园的重要成果。它让游人通过电子设备,在遗址现场即可重见百年前的景区原貌。这项技术的研发、制作者,正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所率领的团队。

8月8日,由清华大学数字遗产团队清城睿现发起创立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在北京举办,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机构、300多位参与者出席会议,共同打造这个文化遗产领域基于学术、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对话全球、代际传承的国际知名会议品牌。

从一次会议向系列活动转变

本届论坛由国际文化遗址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清华大学、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以“重现生机”为主题,其规模已经远远突破了一次会议,而变成为期整整一年的系列活动。

主会议召开之前,本届国际论坛已经举行了一系列的先导、预热活动。

2015年8月,“数字遗产中国行”活动正式开始,主办方组织数家媒体先后走过中国六个省份的六大遗产地——登封、南海、金溪、西安、良渚、三星堆,通过不同类型的遗产与数字化结合案例探讨,集跨界合作的力量,点燃不同区域的火花,旨在达成文化遗产事业的共识,用创意让科技服务于人,用行动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2016年4月正式启动的“首届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竞赛”,汇聚行业共识,搭建了专业竞赛交流平台。大赛评委会由本届国际论坛学术委员会中的12位国内外专家组成,参赛机构来自考古研究院、博物馆、规划设计院、数字化技术企业及高校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行业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的趋势。竞赛经过方案征集、入围评选、奖项评选等三个阶段,决出设计创意奖、技术创新奖、最佳实践奖各3项,入围奖10项。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的首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培训班”,作为CIPA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的国际青年专家暑期训练营,于2016年8月1日开班授课。培训班由10余位国内外顶尖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领域的专家亲临指导,招收来自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研究机构的60余名学员,培训内容包括室内理论教学和西洋楼遗址区实践考察,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方法。

论坛举办当天,会议现场还设置了“互联网+文明记忆”数字遗产主题展会,汇集了五大遗产地专题展位。其中:“良渚王国·探寻之路”展示良渚大遗址的突出价值和考古探索的魅力;“古典中国·金溪古村”可以品味赣东金溪古村落群,领略古典中国的色彩,深入了解金溪古村落低成本维修模式;“数字圆明·源创海淀”见证了圆明园遗址通过数字化获得新生;四川考古院虚拟考古体验的再次升级,让参观者感受到考古的乐趣;“天地之中”及“老家”品牌,则凸显了河南文化特色。此外,来自设计创意、技术创新领域的青年学者案例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有益尝试。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