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综合服务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启动会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倪江波、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许怀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副处长展磊以及多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会。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城市、居住区之中。这些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为智慧城市、智慧居住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倪江波在会上表示,居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新技术、智慧城市利好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不少地方以智慧社区作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探索工作。我们要调研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提炼形成标准;通过标准研制,支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创建工作。
据悉,该标准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等40多家单位联合编制。该标准对智慧居住区平台的总体要求、平台核心通用技术要求、平台建设构架要求、应用系统建设详细功能要求、平台接口及应用接入要求、云平台建设要求、平台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和社区身份管理等方面将进行规定。
该标准的主要编写者、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杜明芳在谈及标准的目标时表示,标准将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物、社区功能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系统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政府服务等多种社区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社区形态,最终实现管理可视化、信息安全化、信息精准化、服务个性化、生活便利化、政务智能化、服务黏度化。
展磊表示,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标准的发展方向。国内标准应该逐渐走出去并上升为国际标准。因此,必须保障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并做好标准的协调、统筹等工作,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