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没有喧嚣、没有扬尘,并且房子具有节能、创能和蓄能等多种功能……这种新型的建房方法让很多开发商看到了创新转型的契机,旭辉便是其中之一。
6月27日上午,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884.HK,以下简称“旭辉”)投资的上海毅匹玺(EPC)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PC”)成立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亲自揭牌。
“未来房企竞争是以产品品质来决定成败的。”林中表示,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双方将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全方位打造节能、低碳的建筑产业化体系,不断改善、提升人居生活品质。
住宅产业化成发展趋势
能耗高、污染大、品质不稳定等一直是传统建筑方式存在的“痛点”,如何解决?正如互联网变革一样,住宅产业化思维近年来正重塑着中国的建筑业。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不少开发商开始了住宅产业化之路。
旭辉集团总裁特别助理、EPC公司总经理李裕军介绍,住宅产业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信息化的管理、一体化的装修、装备式的施工,能解决传统建房存在的劳务短缺、能耗高、价格高、品质不稳定、污染大等问题,建造出低能耗、高品质、更长寿的宜居住宅。
“就建设工期而言,工业化生产比传统建筑方式至少要节省125天!”李裕军算了一笔账,假如建造一栋100米33层高的建筑,按照传统的建筑方式,一般需要490天的建筑工期,但如果实施建筑工业化,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完成主体和外立面的工程,建筑周期大大缩短。
此外,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的住宅溢价还体现在交付阶段。传统方式建造的房子,由于地面、屋面等地方不平整,开发商需要在一房一验中投入每平方米20—30元的费用来保证房屋交付率。“用住宅产业化手段建设的房子,感观更平整、质量更可靠、更环保。”李裕军表示。
“住宅产业化是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与其被动实施,不如主动推动。”在李裕军看来,现在不开始研发,以后就容易被市场淘汰。在美国,目前每16个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工业化住宅中;在中国香港地区,目前有65%的房屋采用了预制技术。
今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力争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到: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政策的支持,让李裕军确信住宅产业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以上海为例,上海明确2014年、2015年在住宅供地面积总量和商业、办公供地面积总量中分别落实不少于25%及不少于30%的装配式建筑。未来几年上海市PC构件需求量迎来历史性关口,有望突破160万立方。仅就建筑产业化(PC)市场而言,绝对的供不应求。
打造优质人居空间
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刺激下,2015年应该是住宅产业化枝繁叶茂的一年,但一直对市场保持敏锐嗅觉的旭辉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试水住宅产业化。
2013年12月,旭辉长沙事业部通过收购,成功购得旭辉国际广场项目地块,在仔细调研分析后,确定项目采用住宅工业化技术,并正式与远大住工进行合作,开启了旭辉的住宅产业化之路。
继先后在长沙、上海实践住宅产业化后,旭辉又以投资新公司的形式持续推进住宅产业进程,而EPC公司的总经理李裕军之前担任旭辉长沙事业部总经理,对住宅产业化有较深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没有喧嚣、没有扬尘,并且房子具有节能、创能和蓄能等多种功能……这种新型的建房方法让很多开发商看到了创新转型的契机,旭辉便是其中之一。
6月27日上午,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884.HK,以下简称“旭辉”)投资的上海毅匹玺(EPC)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PC”)成立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亲自揭牌。
“未来房企竞争是以产品品质来决定成败的。”林中表示,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双方将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全方位打造节能、低碳的建筑产业化体系,不断改善、提升人居生活品质。
住宅产业化成发展趋势
能耗高、污染大、品质不稳定等一直是传统建筑方式存在的“痛点”,如何解决?正如互联网变革一样,住宅产业化思维近年来正重塑着中国的建筑业。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不少开发商开始了住宅产业化之路。
旭辉集团总裁特别助理、EPC公司总经理李裕军介绍,住宅产业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信息化的管理、一体化的装修、装备式的施工,能解决传统建房存在的劳务短缺、能耗高、价格高、品质不稳定、污染大等问题,建造出低能耗、高品质、更长寿的宜居住宅。
“就建设工期而言,工业化生产比传统建筑方式至少要节省125天!”李裕军算了一笔账,假如建造一栋100米33层高的建筑,按照传统的建筑方式,一般需要490天的建筑工期,但如果实施建筑工业化,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完成主体和外立面的工程,建筑周期大大缩短。
此外,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的住宅溢价还体现在交付阶段。传统方式建造的房子,由于地面、屋面等地方不平整,开发商需要在一房一验中投入每平方米20—30元的费用来保证房屋交付率。“用住宅产业化手段建设的房子,感观更平整、质量更可靠、更环保。”李裕军表示。
“住宅产业化是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与其被动实施,不如主动推动。”在李裕军看来,现在不开始研发,以后就容易被市场淘汰。在美国,目前每16个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工业化住宅中;在中国香港地区,目前有65%的房屋采用了预制技术。
今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力争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到: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政策的支持,让李裕军确信住宅产业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以上海为例,上海明确2014年、2015年在住宅供地面积总量和商业、办公供地面积总量中分别落实不少于25%及不少于30%的装配式建筑。未来几年上海市PC构件需求量迎来历史性关口,有望突破160万立方。仅就建筑产业化(PC)市场而言,绝对的供不应求。
打造优质人居空间
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刺激下,2015年应该是住宅产业化枝繁叶茂的一年,但一直对市场保持敏锐嗅觉的旭辉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试水住宅产业化。
2013年12月,旭辉长沙事业部通过收购,成功购得旭辉国际广场项目地块,在仔细调研分析后,确定项目采用住宅工业化技术,并正式与远大住工进行合作,开启了旭辉的住宅产业化之路。
继先后在长沙、上海实践住宅产业化后,旭辉又以投资新公司的形式持续推进住宅产业进程,而EPC公司的总经理李裕军之前担任旭辉长沙事业部总经理,对住宅产业化有较深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