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建筑风格正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中“回潮”。不过,与两年前那场席卷京城楼市的“欧陆风”不同,这一次欧式建筑风格的“回潮”更加看重欧洲建筑的精神内涵与建筑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外形模仿。在不少建筑师看来,这是对两年前“欧陆风”的反思,甚至批判。
建筑风格渐成卖点
从价格竞争到概念营销,北京房地产市场走过了属于他自己的“初级阶段”,当房价的上涨将京城楼市拉入一个新的历史循环的时候,高端公寓的开发商们开始发现,对于那些购买力强劲且日渐理性的购房人群而言,对楼盘的认知绝不再仅仅是价格或者是概念,建筑本身的风格正在成为高端购房人群认知的重点所在。
因此,从2003年开始,京城楼市的主要高端公寓楼盘都开始在建筑风格本身“痛下苦工”,国际化的建筑风格也逐渐成为了这些高档公寓的重要卖点所在。
如果说2003年的以建筑风格为卖点的高档公寓还是个案,2004年以建筑风格为卖点已经在高档公寓中渐成趋势。
当时,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告诉记者,这是首创以国际化思路运作“阳光上东区”最重要的动作之一。“需求一定是国际化的。”刘晓光说。
新一轮欧陆风盛行
而到了2005年,星河湾、天鹅湾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两个项目都采用了欧洲式的建筑风格作为自身最大的卖点。
“我们强调的是建筑的‘活性空间’。”天鹅湾销售总监梁志鹏说。
即将开盘的新项目润枫·水尚同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建筑风格上。“润枫·水尚”以法式、德式和北欧三种设计风格为主。项目位于即将拓宽的青年路西侧,总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38%。
总经理王宇表示,目前北京缺少真正的具有特色的建筑。“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引入了国外建筑设计,而且选择了经过300年发展的欧洲建筑风格。”他说。
建筑至少有70%节能空间
如今在京城楼市受到不少高档项目青睐的“新欧式”建筑,并非是两年前那次“欧陆风”的简单回潮。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所总建筑师刘晓钟说:“欧式建筑的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上,他们在这些方面可能比我们做得好,比我们先进,我们从建筑角度来讲是要学习的。另外对于人性化方面做得比我们细,产品质量也比我们高。”
“中国的建筑至少有70%的节能空间。”瑞士著名建筑师RonaldSzypura明确表示。他认为,节能是欧式建筑最值得中国建筑学习的地方,“如果现在不重视,那么将来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新“欧式”注重内涵
因此,这一轮的新“欧式”建筑热潮更多地在体现欧洲建筑的人性关怀方面着力,从细节领域体现欧洲建筑风格的精髓所在。
记者了解到,润枫·水尚的三个组团分别采用了法式、德式以及北欧的建筑风格,作为北京仅见的将德、法、北欧三个地区的建筑融合在一个社区的项目,“润枫·水尚”以开放的中央湖区、半开放的溪流两岸、私密的组团内院的多层次绿化空间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