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房产消息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将加强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比“十五”期末要提高50%以上,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地耗水平比“十五”期间要下降40%左右。
这一目标来自于上海市政府网站8月23日公布的《上海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同时还提出,到2010年,上海各类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及评估考核机制基本建立。
《规划》对中心城区、郊区城乡体系建设、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都制定了具体目标。
其中,对于工业用地的调控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个重点。《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仓储用地总量控制在1000平方公里以内,新增工业用地控制在70—80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提升到3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
“十一五”期末,全市工业仓储用地地均产出率从2005年的1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7亿—30亿元/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单位用地产值达到5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
另外,在全面推行六类经营性用地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出让。
《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零星工业点将减少50平方公里左右,整理各类工业用地20平方公里左右,淘汰劣势低效土地利用企业3000—4000家,腾出土地20—30平方公里,发展都市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75%将用于确保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六大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投资领域和市重大项目。
建立地价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挂钩的调节机制。按照国家要求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研究更新本市基准地价。在不低于全市各类土地基准地价的前提下,对土地利用低效的适当提高供地价格,对土地利用效率高的适当给予优惠。
《规划》还表示,将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对闲置土地、低效土地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有关整改要求的,动员其用地单位退出占有的土地资源,并允许退出的土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