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齐备,政府对商业地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发商逐步专业化,商业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商业地产的前景还是美好的。 淘汰劣质商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商业地产快速发展时期,商业地产的现状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起步晚、发展快、问题多、前景广”,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对商业地产的现状看得非常清楚,但对未来也非常乐观。
毋庸置疑,今年商业地产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激烈的竞争之后,商业地产项目将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一些好的商业物业可能会成为商家争抢的“蛋糕”,不好的商业物业却会出现烂尾恶果。
王永平强调,商业地产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商业价值,而不是物业本价值。商业价值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谁经营?经营什么?如何经营?以西单中友百货为例,当年做华南小商业业态和现在做零售百货业,经营者、经营种类、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商业价值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不要高看产品稀缺性,稀缺与赚钱的关系不大,赚钱与否一定要取决于业态组合和定位相协调。”
政策规范市场
目前商业地产市场还存在不规范、政策法规相对缺失的状态,但是,今年,有关部门将会针对这种局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出台一些政策法规规范市场。
据王永平透露,今年可能对产权式商铺的售后返租现象出台一些对策。此前,不少产权式商铺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年以来,重庆连续发生开发商卷款潜逃的事情,一些地方纷纷出台自己的政策。上海市前不久规定,售后返租的商铺不允许打广告,不允许广告上出现返租回报率,否则就视为违规广告。预计,近期中央政府将出台相应对策。
长期以来,商业地产开发存在失控现象,一些建成的商业措施干扰了很多的公共利益。为了避免商业地产盲目投资建设,国家正在做政策方面的考虑。下半年即将实施的《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将有可能解决商业资源配置和城市规划之间的难题。
金融利好出现
商业地产的另一个利好出现在金融支持上,这一利好无疑会带来商业地产的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商业地产项目与住宅项目的最大区别就是住宅销售是阶段性的,相对短期性。商业地产无一例外却是要经受长期销售的考验。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有REITS等不动产金融产品,就没有繁荣的商业地产。我国的香港地区类似此等不动产金融也很活跃。但内地商业地产这些年来一直难有大的发展,金融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是一个很大的制肘。
几个标志性的信息和事件无疑预示着商业地产将进入重大的转折时期并将迎来曙光:一是香港放开了信托基金投资香港之外的限制;二是万达融到50亿元的最大一笔外资并积极筹备在境外以REITS上市;三是商业部向国务院建议对商业地产放开REITS;四是香港东亚银行和农业银行已开始发放5年以上的商业中长期贷款……
企业加强内功
商业地产的外部环境在逐步得到改善,而开发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加强“内功”的重要性。
北京碧桂园房地产营销副总李国涛提出,目前商业项目在运营管理上普遍不足。要提高运营管理能力,企业就要从三个层次着手,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管理,主要是商业地产的保安、保洁等等;第二就是消费管理,怎么引导消费者客户。第三个层次是商业地产的品牌管理,品牌管理的关键在于这个项目有没有核心竞争优势。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商家都是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比如说沃尔玛的商品物美价廉,拥有完善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家乐福、国美电器以及苏宁电器等商家,包括国际上比较大型的Shoppingmall,都是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因此这些项目都运营得非常成功。
因此,李国涛认为商业项目必须抓业态规划、后期的运营管理,在运营管理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这样商业地产的发展才会有出路,也只有这样商业地产所走的路才是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