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美国次按危机在全球范围造成的金融动荡将带来高达近万亿美元的损失,并指出该危机正在从次按领域向优质房屋按揭、消费信贷、公司信贷领域蔓延。报告认为,当前的动荡反映了出问题的并不止于流动性,更包括银行脆弱的资产负债表和薄弱的资本基础,因此该影响“可能更广、更深、持续时间更长”。
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这一严峻形势,其实正具体地发生在英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就在IMF报告出来的前一天,英国贷款机构哈利法斯(Halifax)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3月份的房屋价格下跌了2.5%,为1992年9月以来的最高月度跌幅。另一贷款机构英国房屋抵押贷款协会统计的房价指标也显示,英国房价已经连续五个月下跌。英国金管局的数字也显示,今年2月的房贷合约审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四成。不同的指标均显示,英国房价在过去十年间起码涨了200%以上,而同期美国的涨幅约为135%,去年一直有分析预测英国房市泡沫将要爆破,今天这个近16年来的最大跌幅的出现,对市场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
数据公布后,英国首相布朗和财相达尔宁均开腔撑英国房市,认为这只是“正常的调整”,并向英国业主保证,美国的情况不会在英国重现。然而,更多的经济分析师则认为这显示了全球性的房价下跌已经蔓延至英国,积聚十年的房市泡沫正在爆破。英国房价过去十年的暴涨是廉价信贷“惹的祸”,但与美国相比,英国房市对信贷紧缩的抵御能力仍然较强。美国房屋按揭合约中充斥了大量的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该类型贷款在英国的比例要低得多。英国的金融管理局(FSA)对房屋按揭合约的监管也要比美国严格。此外,比起地大物博的美国,英国住宅用地的供给要少得多,加上欧盟东扩后不断有东欧移民涌入,这使得房屋的供应在总体上还是相对紧张。
然而,次按危机向英国房市蔓延,最令人担忧的是其影响的深不见底。一旦旷日持久,加上全球经济减速增长,防范措施做得再好的政府也将无法应付。英国的北岩银行被国有化,美国的贝尔斯登被贱卖,行内人耳语的“逢金融危机必有大行陪葬”已经应验,但这场危机似乎还远未结束。令市场惶恐不安的是,次按等非传统贷款的杀伤力并未在以往任何一场经济衰退中展现过,缺乏历史数据的参考,使对其引发危机的深度和广度难以评估,这场危机将何去何从,仍是迷雾一片。
宏观经济趋势也不利于这场危机的结束。IMF在同一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跌为3.7%,并首次以“轻度衰退”形容美国的经济前景。至于英国,增长率也将降至1.6%,远低于英国财政部此前估计的2%和2.5%。因此,在房市泡沫开始爆破之际,能够预测的是英国的消费者支出将会随同美国一起下跌,这将使中印等国向英美等国的出口增长率降低。出口增长放缓之下,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将值得关注。可以预计英伦银行会在周四减息,以舒缓英国信贷紧缩的情况,但去年12月和今年2月的减息都未能对房贷利率产生实质影响,这次的成效也不应高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