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消息 据路透社23日报道,在大量美国房屋拥有者陷入了抵押贷款偿还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选择利率极高的短期贷款来克服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大量美国民众选择“发薪日贷款”偿还房贷将导致美国房市危机加剧恶化。 (和讯网原创)
尽管目前还很难准确统计出这一庞大的人群数量,但是从非赢利的信贷和抵押贷款咨询顾问机构得到的证据显示,由于美国房市危机持续恶化,经济回复又迟迟不能复苏,导致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选择一种名为“发薪日贷款”(pay day loans)的短期贷款来偿还房贷。 (和讯网原创)
所谓“发薪日贷款”实际上为高利贷,指一种只借贷数百美元,偿还周期为2周的短期贷款。但是这种“发薪日贷款”的贷款利率高达800%。平均一名贷款数额为325美元贷款者在贷款到期后要偿还793美元。 (和讯网原创)
据非盈利机构美国责任贷款中心的尤莱亚-金称:“我们听说越来越多的民众为了偿还他们的房贷选择了‘发薪日贷款’。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人在应付房贷的同时,又深深的陷入了‘发薪日贷款’债务之中。”对于发薪日贷款,美国加利福尼亚再投资联盟首席执行官艾伦-费希尔称:“我认为发薪日贷款将使得房市危机更加恶化。” (和讯网原创)
据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美国责任贷款中心估计,发薪日放款者在2005年从发薪日贷款中获得了280亿美元的利润。在受房市危机重创的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迈尔斯联盟街区内,所有正规银行的贷款业务都被发薪日放款商所取代了。这些发薪日放款商打着可以为贫困家庭立即提供为期一周至两周的现金来招揽客户。 (和讯网原创)
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非盈利组织East Side Organizing Project的社区协调员林赛-萨赫尔称:“当这些陷入困境的房屋拥有者来找我们提供帮助时,我们必须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问出他们是否借了‘发薪日贷款’。因为他们都不愿意首先主动提起关于‘发薪日贷款’的事。但是当他们来找我们提供帮助时,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 (和讯网原创)
如果需要这种贷款,借款者只需要提供固定收入证明,甚至是美国政府的救济金证明也可以。除了高利息,发薪日放款商还有更黑暗的一面,萨赫尔:“一旦贷款到期,发薪日放款商就会变得非常凶恶。” (和讯网原创)
作为受美国房市危机创利的俄亥俄州,至去年第四季度,已经有3.88%的房屋拥有者正在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美国50个州中,俄亥俄州的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最高。在2000年至2007年之间,俄亥俄州“生锈地带”损失了23.59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由于当地政府在近些年里没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导致发薪日放款商数量不断增加。 (和讯网原创)
据俄亥俄州COHHIO组织执行官比尔-费思称,俄亥俄州已经有1650个发薪日放款商,这已经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地麦当劳、Burger Kings快餐店和Wendy's快餐店的总和。费思:“一旦人们陷入发薪日放款商的债务圈套中,这些发薪日放款商就会变得非常阴险。平均一个贷款者要花两年时间才能还清一次发薪日贷款。” (和讯网原创)
康乃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更是形容这些发薪日放款商是在“为自杀的人带上绞索”。他称许多人根本无法控制他们的经济,也无法结束他们的债务。弗兰克称:“这些‘发薪日贷款’导致大量的破产,并洗劫了人们的全部积蓄。这导致经济更加恶化。这也是美国财政部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缩小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范围所导致的问题。” (和讯网原创)
由于发薪日贷款的高额利息,因此美国许多州开始将这些贷款的年利率上限进行了设定,而在一些州发薪日贷款已经被禁止,但是漏洞使得发薪日放款商得以通过互联网继续提供这种贷款。 (和讯网原创)
40岁的珍妮特-哈德森是一位单身母亲。破裂的婚姻使得她每月要还1000美元的房贷。因由于缺钱,她通过互联网借了三次发薪日贷款,总计900美元,以应房贷之急。但是很快,这些发薪日贷款使得她每月必须支持总额为800美元的利息和费用。对此,哈德森称:“每月要还的这些发薪日贷款几乎要与我的房贷持平了。我以前从不知道这些贷款的规则。” (和讯网原创)
为此,哈德森不得不求助纽约非盈利机构帝国司法中心。律师告诉哈德森由于发薪日贷款是无担保债务,建议她停止支付。但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发薪日放款商开始对哈德森进行威胁,声称要将她送入监狱,拿走她的全部财产,并破坏她的信用等级。不过最终,发薪日放款商与哈德森达成了解决方案。尽管如此,哈德森还是在2007年四月份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以避免丧失抵押品赎回权。 (和讯网原创)
|
|
· 为什么现在买房?倾听买房者的真实声音 · 楼市降价真相:京沪作秀 广州在“真摔” · 许家印暂难圆“首富梦” |
· 楼市“艳照门”拉开序幕 · 潘石屹:百日内房地产业界将有剧变 · 京城房价偷降 |
· 调查:40%开发商不随万科降价 半数人看涨 · 张斌胡紫薇重修旧好 传已购千万别墅(图) · 阿娇每月背负80万房贷(组图) | |
|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435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