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到一些名人家做过客,如北大教授季羡林、漫画家丁聪、作家贾平凹等。这些人的家说不上有多少装修过的“痕迹”,甚至还显得有些“乱”,但有浓浓的文件氛围中,却给人一种随意和充实。其实,这种“乱中取胜”也有其家居文化的内涵。
乱而不杂如季羡林老先生的家,从卧室到书房乃至走廊,除了书刊就是书刊,有序无序地到处都是,床上、茶几上、书架上乃至窗台上,信手拈来,是一种方便与随意。其实,在他人眼里的“乱”摆放,在季老先生心中却是十分清晰的,什么书放在什么地方绝对记不错。“乱而不杂”的居室环境,给人一种专一、敬业中的宁静感,而不是杂乱与浮躁。
乱而不脏一提到“乱”,人们往往易和“脏”字产生联想,习惯的口语中就有“脏乱差”之说。如果“乱”是建立在“洁净”与“高档”之上,那就是别有一番风味的。笔者一位搞广告绘画的年轻朋友,对新居的“规范化装修”不太满意,觉得少了些个性和活泼,于是他从野外找回一些落地的金色、红色树叶,先用清漆处理后,再以“飘落状”用胶粘于电视机后面的主墙——高档枫木装饰板上,“天凉好个秋”的诗情画意便油然而生了,此景又警示房间的主人要珍惜、抓住人生宝贵的“春夏”时光。这廉价的创意装饰,在洁净高档的背景中显得异常的优美。
乱得可爱走进朋友小李家,觉得他对独生子的房间安排布置得颇的创意,一张宽大的地毯上,摆放着许多儿童玩具,墙角两只29寸彩电的大纸箱里面放的还是各种玩具。小李说,玩具乱放在箱子中,比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更好,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发现心理”,让他在翻找中增强活力。此外,儿童房间的一面墙的“墙裙”是用磨砂玻璃材料制作的,等于为孩子的“涂鸦”提供了一大块“墨绿色的画板”,在可重复性涂画中,使这种“乱”显得十分合理与可爱。
乱得用心家居美化如果达到“似乱而不乱”,给人以随意、大方、放松的感觉,摆脱呆板与模式化,也就达到了一个“高层次”的境界。如茶几上放一本打开的精美书刊或画册;沙发上搭一件色彩可人的衣裳;书柜里乱扔几只橘黄色的乒乓球和洁白的羽毛球;墙上挂幅抽象画或狂草中国书法;以各种颜色不规则的地砖来“乱石铺地”(此法最适合用在阳台上),表现出活泼与天然,如此等等。对于房间大、人口少的家庭来说,“乱”中又有一种充实和温馨感。当然,在节假日期间,打扫、规整一下房间也是一种乐趣,家居中总有副产品分区域是该整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