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位于德安县开发区的“德鑫花园”3号楼内,40余位业主入住半年时间,新房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质量问题,有的房屋甚至客厅、卧室及卫生间均发现墙体“穿透性开裂”,业主们戏称其为“裂缝房”。对此,他们曾多次找到开发商交涉,向九江市及德安县两级房屋质监部门反映但均无下文。18日,记者来到德安进行采访。
投诉
新房墙体上布满“疤痕”
“德鑫花园”地处德安县“示范街”宝塔大道,在业主们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3号楼。住在3号楼1单元401室的李女士是最早发现房屋有裂缝的。她告诉记者,去年6月她如期拿到新房钥匙后,就着手准备装修,但看到新房“芳容”时,她却大吃一惊:房子里的天花板、卧室外墙及阳台都发现了裂缝,天花板上的裂缝甚至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直线,“张牙舞爪”的样子显得极不美观。记者在李女士家看到,虽然她卧室内的墙面已作了“刮瓷”处理,但是裂缝留下来的凹凸感还是肉眼可辨。
2单元602室的熊先生也遭受了“裂缝惹的祸”,记者看到他家阳台上有的瓷砖已经发裂,“如果不及时把裂缝堵上,瓷砖随时可能脱落。”熊先生说。业主们称,“德鑫花园”3号楼40余位居民家的墙体都是“伤痕累累”,8号楼也被证实有房屋开裂。看到到处墙体布满疤痕,有居民说“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在一间还未装修的房子里,记者看到:卧室内雪白的天花板正中位置,被粉上了一层水泥,看得出来水泥是新近弄上去的。有业主告诉记者,水泥里面都是“裂缝”,开发商为了掩盖墙体开裂的事实,于是想出了此“歪招”。
据了解,在交房过程中,业主还先后发现“德鑫置业”有玩“猫腻”之嫌:原本应由他们缴纳的房产交易费和测量费,开发商竟让业主掏腰包;而按规定阳台面积只能按一半计算,开发商却全部摊在业主身上。
业主说,自去年交房后发现房屋开裂,他们先是找到“德鑫花园”售楼处,售楼处叫他们去找项目经理协商,而得到的答复却是“房屋主体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放心入住。”一位何姓业主说,他曾接到一不明身份男子的电话,该男子声称“开发商可以给你1000块作为补偿,以后别再闹了。”采访中,多名业主也称曾接到过类似的电话。
开发商
业主想“多赔点钱”
“德鑫花园”售楼部设在小区大门正对面,里间的一面墙上赫然写有“质量是德鑫的生命之源”几个红体大字。从售楼小姐处记者得知,“德鑫置业”是奉新县的一家房产开发商,“老总不在德安,回奉新了。”随后,记者找到了业主们提到过的徐姓项目经理。
徐经理拿出一份由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联合出具的《检测报告》,以及一份《关于德安县德鑫花园部分板裂缝分析及加固意见》对记者说,“德鑫置业”接到业主反映后,就曾请质量检测专家到现场查勘,但业主却不配合。并称裂缝的成因已有了定论,“以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的‘加固意见’为准。”记者注意到,徐经理所称的“加固意见”是今年1月8日出具的,上面有10名权威检测专家的签名,并得出结论“房屋主体结构是安全的,但应进行防水、防腐蚀处理”,专家还提出了具体的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既然找出了裂缝的成因,那为何不抓紧时间做补救?“德鑫置业”一吴姓经理称,业主对开发商把“裂缝房”进行修补的做法不是很满意,而是想“趁机敲诈”,“但我们宁可花几千块钱维修,也不花几百元和业主私下搞交易。”吴经理说。他同时表示,“德鑫花园”3号楼交房时有德安县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具的质量验收报告,在当时也被称作“样板工程”。
建设局
“裂缝房”疑未被抽检
按开发商的说法,交房时还是合格的商品房,为何到了业主手里就变成了“裂缝房”?德安县建设局分管房屋质量检测的闵副局长告诉记者,对于“德鑫花园”房屋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成因,应以权威专家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
“德安县其他楼盘也有裂缝,只是德鑫的情况较普遍。”闵副局长说,房地产开发分勘查、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五方责任主体,“裂缝房”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应以专家的论证为准。谈及质量验收报告,闵称德安县有3家监理公司,由于相互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在工程验收上会存在偏差。
对于“裂缝房”能通过验收,不少业主纷纷表示质疑。闵副局长解释称,这很可能是因为问题严重的“裂缝房”并未被抽检。
闵副局长还称,“德鑫花园”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可能与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高强度钢筋有关,“这种钢筋如不配高标准混凝土来浇灌房屋墙体,在现浇板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开发商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可降低30%的成本。”
文/金路遥 记者杜金存
|